《感遇(其三)》阅读答案

感遇(其三)
陈子昂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注】1、丁零:我国古代少数民族。(2)堠:指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
1.诗歌的第三句到第六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赏析。(5分)
2.诗歌的最后四句使用了什么手法?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
1.这四句诗描写了险峻的亭堠、惨死的士兵、漫天的黄沙以及西垂的落日等(3分)营造了一种阴沉、凄凉的意境。(2分)
2.诗歌后四句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诗人先回忆了汉朝三十万军队在抗击匈奴的战斗的惨烈的往事,然后实写当朝因抗击少数民族而惨死的士兵尸骸,(3分)联想到其遗孤无人关心,谴责当政者不吊死问生的冷酷,体现了诗人对广大兵民的同情。(3分)


(1)请简析这首唐诗五、六两句的作用。(4分)
(2)请赏析后两句“但见”与“谁怜”的妙处。(4分)
参考答案
(1)五、六两句描绘了一幅阴沉凄凉的景象:狂风卷起黄沙,漫天飞扬,夕阳西坠,惨淡无光。(2分)渲染了古战场的悲凉气氛,表达了诗人对古今在塞外为国捐躯的士兵的无限感伤。(2分)
 (2)“但见”与“谁怜”,所写内容一实一虚,对比鲜明,〔2分)谴责了当政者既不吊慰死者又不抚恤生者的冷酷无情,表达了对戍边将士及遗孤的同情。(2分)

简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了边地荒凉悲惨的景象,抨击了边备空虚、将帅无能,丧师辱国,以及塞上遗孤得不到体恤等弊政,表达了自己对广大兵民的同情。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8451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12日 12:03
下一篇 2023年3月12日 12:03

相关推荐

  •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文言文阅读(11分)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

    2023年1月9日
    214
  • 中考涉及的文言文常见虚词

    中考涉及的文言文常见虚词   文言文阅读考查我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重点语句的记诵、积累,而不是对零碎的词法、句法等知识的记忆程度。   常见的考点有:   1.把握文言虚词;【乎】…

    2022年12月4日
    217
  • 六字诗句

    六字诗句   大家知道六字诗句都有什么吗?下面小编整理了六字诗句,欢迎大家阅读学习欣赏!   六字诗句  1、等待你的花语   2、我们哀怨曾经   3、满满不可一世   4、残花…

    2023年4月27日
    213
  • 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七》阅读答案及鉴赏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其七)① 姜夔 笠泽②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③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注】①姜夔于绍熙二年(1191)冬,到石湖范成大处做客,除夕晚上乘船回…

    2023年4月9日
    263
  • 宋史韩琦传文言文翻译

    宋史韩琦传文言文翻译   引导语:学好文言文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要看得懂,会翻译,那么有关《宋史韩琦传》的文言文原文以及翻译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2023年1月7日
    240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升文言文的方法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升文言文的方法   语文中文言文一直是考试的必考项目,其中各种词性看似复杂多变,实际都是有规可循。本次答疑过程中老师重点回答了如何提升文言文,希望对同学们学习语文…

    2022年11月22日
    22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