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其三)》阅读答案

感遇(其三)
陈子昂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注】1、丁零:我国古代少数民族。(2)堠:指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
1.诗歌的第三句到第六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赏析。(5分)
2.诗歌的最后四句使用了什么手法?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
1.这四句诗描写了险峻的亭堠、惨死的士兵、漫天的黄沙以及西垂的落日等(3分)营造了一种阴沉、凄凉的意境。(2分)
2.诗歌后四句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诗人先回忆了汉朝三十万军队在抗击匈奴的战斗的惨烈的往事,然后实写当朝因抗击少数民族而惨死的士兵尸骸,(3分)联想到其遗孤无人关心,谴责当政者不吊死问生的冷酷,体现了诗人对广大兵民的同情。(3分)


(1)请简析这首唐诗五、六两句的作用。(4分)
(2)请赏析后两句“但见”与“谁怜”的妙处。(4分)
参考答案
(1)五、六两句描绘了一幅阴沉凄凉的景象:狂风卷起黄沙,漫天飞扬,夕阳西坠,惨淡无光。(2分)渲染了古战场的悲凉气氛,表达了诗人对古今在塞外为国捐躯的士兵的无限感伤。(2分)
 (2)“但见”与“谁怜”,所写内容一实一虚,对比鲜明,〔2分)谴责了当政者既不吊慰死者又不抚恤生者的冷酷无情,表达了对戍边将士及遗孤的同情。(2分)

简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了边地荒凉悲惨的景象,抨击了边备空虚、将帅无能,丧师辱国,以及塞上遗孤得不到体恤等弊政,表达了自己对广大兵民的同情。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8451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12日 12:03
下一篇 2023年3月12日 12:03

相关推荐

  • “郎中令赵高恃恩专恣,以私怨诛杀人众多”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郎中令赵高恃恩专恣,以私怨诛杀人众多;恐大臣入朝奏事言之,乃说二世曰:“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也。且陛下富于春秋,未必尽通诸事,今坐朝廷,谴举有不当者…

    2022年12月30日
    220
  • 鸟说文言文的答案-参考

    鸟说文言文的答案-参考   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声唁唁然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   鸟雌一雄一,…

    2022年12月6日
    253
  • 吴起守信的文言文翻译

    吴起守信的文言文翻译   导语:吴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吴起守信的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

    2023年1月8日
    272
  • 马钧二异事文言文翻译

    马钧二异事文言文翻译   引导语:相信大家都接触过不少文言文,那么有关马钧二异事的文言文以及翻译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原文】先生为给事中,…

    2023年1月7日
    238
  • 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一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一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完成4—7题。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中,举明经,补临清尉。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署为度支判官。累进汾州刺   史,治…

    2023年1月9日
    248
  • 木兰诗的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木兰诗的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木兰诗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小编整理的木兰诗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2023年1月4日
    19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