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汴河曲》李商隐《隋宫》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汴河曲
李  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
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
风起杨花愁杀人。

隋  宫
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
九重①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
半作障泥②半作帆。
[注]①九重:皇宫。②障泥:垂于马腹两侧,用于遮挡马蹄飞溅起的尘土的装备。③汴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段。
1. 两首诗题材相近,表现手法也有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5分)
2. 《隋宫》为咏史诗,《汴河曲》为怀古诗,借用杜诗来概括,可谓一则“举隅见烦费”,一则“引古惜兴亡”。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1.两首诗都以隋朝的衰亡为题材借古讽今,都用了对比的手法。(2分)《隋宫》用“宫锦”与“障泥”、船“帆”相对比,隋炀帝一人“乘兴南游”和“举国裁宫锦”也形成对比直写皇者的腐朽荒淫,极端挥霍,导致隋朝衰亡。《汴河曲》开头两句以“汴水长流”与“隋宫化尘”作鲜明对比,见出自然永恒、人世沧桑、豪华如烟、历史无情。(3分)
2.咏史与怀古,性质相近但有区别。(1分)咏史多因事兴感,重在寓历史鉴戒之意;怀古则多因迹起情,重在抒写历史沧桑之慨;咏史实(史实)而怀古虚(意象)。(2分)《隋宫》抓住“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这一典型事例,表现帝王南游的奢靡浪费,从而寓含奢淫覆国之戒;而《汴河曲》只就“汴水、隋宫、长堤、柳树”等带有沧桑感的物象虚加点染咏叹,抒发今昔盛衰之慨,吊古伤今之情。而正如杜诗所言,一则“举隅见烦费”,一则“引古惜兴亡”。(3分)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8463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12日 12:07
下一篇 2023年3月12日 12:07

相关推荐

  • 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翻译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2022年12月31日
    229
  • 在千古名诗中触摸清明

    春分一过,清明将来。当我再一次细览古籍,不禁惊愕地发现,清明的意境原来是如此的博大、深远。     清明是哀伤的。这是众多诗家对清明定下的主…

    2023年1月2日
    359
  • 《晏殊诚实》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晏殊诚实 晏元献①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②。适值帝御试进士③,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巳作此赋④,有赋稿尚在,乞别命题。”上极…

    2022年12月29日
    332
  • 贺圣朝 谢应芳

             马公振见访,以词留别,喜而和之     &…

    2023年5月6日
    228
  • 经典的文言文名句

    经典的文言文名句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下面是关于经典的文言文名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1、见义不为,非勇也。   2、义…

    2022年12月3日
    246
  • 高中文言文朗读六国论

    高中文言文朗读六国论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六国论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六国论由语文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

    2023年1月4日
    2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