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这两句是说,秋雨之中,年老的庄稼汉,从长满青草的路上走回来了;村上的孩子还在雨中放牧牲畜。活像一幅恬淡自然的农村写生画。

出自王维《宿郑州》
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
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
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
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
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
虫思机杼悲,雀喧禾黍熟。
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
此去欲何言,穷边徇微禄。


①田父:老年农民。
②草际:长草的路上。
穷边:荒僻的边远地区。徇(xùn):营求。

参考译文
早晨才辞别了洛阳,傍晚就到郑州投宿。异乡已没有自己的伴侣,孤单客子自然和僮仆亲睦。洛阳城已经看不见了,秋雨连绵晦暗了平陆。老农从青草丛生的地边归来,村童还在濛濛细雨中放牧。主人家住东边肥沃水田地,该收获的庄稼环绕着茅屋。蟋蟀欢鸣织机声响,麻雀喧噪谷物正熟。明天将要渡过京水,昨晚却还住在金谷。这一去还想说些什么呢?到边远之地挣份薄禄。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赴济州(治所在今山东济宁)途中,路过郑州(今属河南)时所写。此诗前四句交待路途情况;接下来八句由记叙、议论转为写景;最后四句又由写景转为直接抒情。全诗在征途愁思中以简淡自然之笔意织入村野恬宁景物,又由恬然的景物抒写宦海沉浮的失意、苦闷和孤独,通过诗情与画境的相互渗透、统一,最后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妙境。

“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这四句交待路途情况。早上与周人辞别,晚上在郑州寄宿,离开亲人,越来越远了,一种凄凉的孤独之情油然而生。在这寂寞的旅途中,与诗人相亲相近的只有那随身僮仆了。这后两句摹写人情极真,刻画心理极深,生动地表现出一种莫可名状的凄清。唐末崔涂诗“渐与骨肉远,转与僮仆亲”(《巴山道中雨夜抒怀》)就是由这两句脱化而出。
接下来八句由记叙、议论转为写景。诗人将这种凄清孤独的感情外化为具体可感的“雨中秋景图”:“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虫思机杼鸣,雀喧禾黍熟。”南阳、洛阳在视线中已逐渐模糊、消失,空阔辽远的原野笼罩在霏霏的霪雨、蒙蒙的烟气之中。村头,田父荷锄踏青而归,牧童短笛声声,怡然自得,村东水边高地上的主人家环绕在一片油绿鲜亮的庄稼中。还有悲鸣的秋虫,摇动的机杼,喧嚣的雀鸟。
诗的最后四句又由写景转为直接抒情。“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这两句是说:“我昨天还在繁华的洛阳,而明天就要去偏远的郑州了。”句意和头二句“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前后呼应,既体现出感情的凝聚、深化,给人以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另一方面又开合有度,收放自如,浑然一体。“此去欲何言,穷边循微禄”是指为了微薄的俸禄而到穷僻边远的地方去。这二句话感情深沉、情韵丰厚而不作平白直露的激越之语,在自嘲中流露出更深沉的忧郁——情到深处人孤独。
全诗在征途愁思中以简淡自然之笔意织入村野恬宁景物,又由恬然的景物抒写宦海沉浮的失意、苦闷和孤独。全诗诗情与画境的相互渗透、统一,最后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妙境。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8481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13日 00:13
下一篇 2023年3月13日 00:13

相关推荐

  • 《梁鸿尚节》文言文原文翻译

    篇1:《梁鸿尚节》文言文原文翻译 梁鸿尚节 (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

    2024年3月18日
    382
  •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整理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整理   1、通假字(例)   肇锡余以嘉名(同赐)   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搢,插。)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

    2022年11月28日
    209
  •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鉴赏

    李清照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钩。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这回去也…

    2023年5月7日
    427
  • 哲理诗句有哪些

    哲理诗句有哪些   诗句,就是组成诗词的`句子。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中国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 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律诗,下面是小…

    2023年4月27日
    219
  • 文言文的传统教学与民族弘扬的4题

    文言文的传统教学与民族弘扬的4题   [作者] 张振国   [内容]   1.从人物事件中,给学生以感情的激励透过文言文篇章的语言表达形式,看出其所叙述、议论的人物和事件,这“事有…

    2023年1月9日
    243
  • 苏轼徙知徐州文言文翻译

    苏轼徙知徐州文言文翻译   《苏轼徒知徐州》是一篇文言文章,讲述的是苏轼为抗灾做出的’贡献,赞颂他过家门不入的精神。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轼徙知徐州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

    2023年1月7日
    88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