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的意思及全诗翻译鉴赏

“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的诗意:花空色不染,心与水俱闲,全身空净。这两句写山池风光——花不用色染,自然美艳异常,赏之醉人;水优闲地流淌,人心如这水一样优闲自在。两句景中寓情,“色不染”言佛教教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指禅师不为外界物事所动,虔心向佛。“心俱闲”,乃指身心俱闲,禅师能约束心思,专心修行,而环境幽雅,也为向佛、修行提供了条件。

出自李白《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
【其一】
远公爱康乐,为我开禅关。
萧然松石下,何异清凉山。
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
一坐度小劫,观空天地间。
【其二】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
片石寒青锦,疏杨挂绿丝。
高僧拂玉柄,童子献霜梨。
惜去爱佳景,烟萝欲瞑时。

译文
【其一】
就像慧远公喜爱谢灵运一样,昌禅师也喜欢我,并为我开启禅关。
坐在萧疏的松石上,就像坐在佛教圣地清凉山。
花空色不染,心与水俱闲,全身空净。
一坐禅关就是一小劫,天地无一实在。

【其二】
正值你读经读得天花雨纷纷飞落之时,我来做客,秋水清落而池塘金底显见。
青色锦垫铺在条石上一片清凉,杨树上挂着疏稀的绿叶。
高僧你手挥白丝玉柄拂尘,童子为你献上秋天的霜梨。
现在虽然是黄昏时刻,萝藤笼烟,爱你山池佳景而不忍心离去。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写于唐肃宗至德元载(公元756年)八月李白在庐山时。此诗描写了昌禅师所居住的清幽环境,表达了诗人的禅心。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8555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13日 00:14
下一篇 2023年3月14日 00:18

相关推荐

  • 表白诗句有哪些

    表白诗句有哪些   古代有很多诗句是关于表白的,如果你想找一个隐晦的`表白方式,不妨试一下用诗句来表白。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表白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先秦》   山有木兮木有枝…

    2023年4月20日
    240
  • 默写常见的古诗文名句名篇练习及答案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极其重要的语句进行考查,意在引导考生涌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质。这些名…

    2022年12月31日
    181
  • 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

    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翻译   《论语》六则   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孔子说:“学了并经常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

    2022年11月22日
    384
  • 尚节亭记文言文翻译

    尚节亭记文言文翻译   导语:尚节亭记是是中学语文文言文阅读的常见材料。下面小编将为大家整理分享关于这篇文言文的翻译以及阅读试题。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尚节亭记原文  刘基   …

    2023年1月6日
    288
  • 杜甫《恶树》阅读答案

    恶树 杜甫 独绕虚斋径,常持小斧柯。 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 枸杞因吾有,鸡栖②奈汝何? 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 [注]①恶树:此诗作于上元二年,当时杜甫为避安史之乱,寓居成都…

    2023年4月10日
    281
  • 初中文言文教学研究

    初中文言文教学研究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是其中的重点教学内容,文言文具有历史悠远、多典故、行文简练等特点,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普遍存在畏难心理,文…

    2022年11月19日
    29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