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意思及全诗翻译鉴赏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这两句是说,山峰连着山峰,山峰之高,离天不满一尺;干枯的松树,倒挂在悬岩绝壁之上。用夸张的手法,从视觉的描写中造成山之高、松之奇的险境,造成强烈感染力的环境气氛,从侧面加深蜀道难的感受。“去天不盈尺”把山之高写绝了,“倒挂倚”三字写树根扎于上,枝叶垂于下,树干倚于悬岩绝壁,把松树惊险奇异之状写绝了。遣词用语,绝妙之极。

出自李白《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去:距离。
盈:满。
去天:离天。

诗意
哎呀呀,真是太高了。攀越蜀道真比登天还难!
蜀国有蚕丛和鱼凫两个君主,他们开国的时间距今十分遥远,从那时起大概有四万八千岁了吧,蜀国就不曾与秦地有什么来往。往西去有座太白山,其山高峻无路可司行,唯有飞鸟可以飞过此山,直到蜀国的峨眉之巅。秦惠王之时,才有蜀王派五丁开山,传说这五位壮士因开山导致地崩山摧而仕烈牺牲,才使得蜀道的天梯石栈连结了起来。
蜀中上有日神的六龙所驾之车所不能逾越的高山,下有回旋倒流的曲折而波涛汹涌的河流。善高飞的黄鹄想飞越而不敢过,善攀援的猿猴想攀登而发愁无处攀缘,其山之险就可想而知了。青泥岭的泥路曲曲弯弯,百步九折萦绕着山峦。行人攀至高山之顶,伸手可以摸得着天上的参星和井星,紧张得透不过气来,只得坐下来抚着胸口长吁短叹。
老兄西游打算几时回来?这蜀道的峭岩险道,实在是不可登攀。山野之间,只能看到在古木中悲号的山鸟,雄飞雌从地在林间飞旋。月夜里,还可以听到子规凄凉的悲啼,在空山中传响回荡。攀越蜀道,真是比登天还难啊,此情此境,使听到的人都发愁得老了许多。
离天不满一尺的险峻高峰,枯松倒挂的悬崖峭壁,飞流瀑布撞击着巨石在山谷中滚动,发出雷鸣般的轰响。这样危险的地方,你这位远道之人为什么还非要来这里不可呀?
更不消说那峥嵘而崔嵬的剑阁了,在这里一夫当关,万夫冥开。如果在这里把守关隘的人不是朝廷的亲臣忠士,他们就会据险作乱,化为豺狠一般的匪徒。他们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人们就得像朝避猛虎、夕避长蛇那样地躲避他们的侵害。锦城那个地方虽然是个使人快乐的城市,但是依我看来,你还是赶快回家的好。攀越蜀道之难,真是比登天还难啊,我侧身西望,只好发出长长的慨叹啰。

简析
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全诗二百九十四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感情强烈,一唱三叹。诗中诸多的画面此隐彼现,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气象宏伟,境界阔大,集中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9687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3日 06:35
下一篇 2023年4月3日 06:35

相关推荐

  • “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仕隋为虎贲郎将。文帝命覆陇西牧簿,得隐马二万匹,帝怒,收太仆卿慕容悉达、监牧官史千五百人,将悉殊死。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复生。陛下…

    2023年1月3日
    419
  • 郑谷《席上贻歌者》阅读答案

    席上贻歌者 郑谷 花月楼台近九衢①,清歌一曲倒金壶。 座中亦有江南客, 莫向春风唱鹧鸪②。 [注]①九衢:都市中四通八达的街道,此指唐代京城长安。②鹧鸪:指当时流行的《鹧鸪曲》,曲…

    2023年4月11日
    232
  • 《夏日西斋书事》阅读答案

    夏日西斋书事① 司马光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注]①此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居洛阳时所作。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传达出作者…

    2023年4月11日
    228
  • 《吏道》文言文翻译

    《吏道》文言文翻译   《吏道》 是元代思想家邓牧的一篇议论文。文中提出为官吏应当如何去做事。以下是《吏道》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吏道》 作者:邓牧   与人主共理天下者,…

    2023年1月6日
    247
  • 《黔无驴》《大鼠》阅读答案及翻译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2023年1月2日
    204
  • 《朱然,字义封》文言文阅读附答案及译文

    《朱然,字义封》文言文阅读附答案及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朱然,字义封。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至权统事,以然为余姚长。后擢山阴令,董五县。权奇其能,分丹杨为…

    2023年1月10日
    3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