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咏梅九首(其一)》阅读答案及赏析

梅花九首(其一)
明 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注:何郎:南朝诗人何逊,作有咏梅的诗歌。
1:本诗写出了梅花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内容回答。(6分)
2:尾联是如何表达诗人的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首联讲梅花本应开在瑶台,不知为何却开在江南,揭开了其超凡脱俗的特点;(2分)颔联把梅比喻成高士美人,揭示了其孤傲高洁的特点;(2分)颈联用疏影残香揭示了其淡泊自爱的特点。(2分)
2:借用何逊的典故,(1分)说天下除了何逊之外,无人真正懂梅,言外之意为,当今只有诗人自己才真正懂得梅,表达了诗人的寂寞,(2分)诗人引梅为知己,表达了自己的高洁与傲骨。(2分)

赏析
作者开首便对梅花大加赞叹。首联两句写像梅花这样瑰丽的风姿,本来应该充任瑶台上的琼玉,却不知被那位仙人栽到了江南的处处山林。颔联说,梅花但它毕竟是仙风道骨,到底还是来到了人间,但它不屑生长在尘埃之中,这才是这位孤高拔俗的隐私的愿望;后一句说,梅花是世人愿意亲近的“美人”,但这美人是仙女下凡,不能轻易见到,要欣赏着抛去一切俗念,到那清风明月的林泉之下,才能见到它清秀动人的姿容。这两句仍然写梅花的与众不同。“颈联分承颔联,进一步加以申说:山间的秀竹,自然不会放过与高士交结的机会,他们把自己萧萧竹声的清寒,奉献给梅花的身影,好让疏朗的梅影借着这清寒,更显得仪态高峻;山间那默默的青苔,也知道爱怜美人,当梅花完成报春的使命,留有余香的花瓣半蚀于春泥中时,青苔用自己的身体来掩盖“美人”躯体。

尾联说自从南朝诗人何逊去了梅花便不逢知己,从此再没有人像他那样咏赞自己了,在漫长的岁月里,在春风吹佛下寂寞愁苦地开落了多少回,可惜,再也没有遇到像他那样的第二个人。诗中的梅花,很有些孤芳自赏,笑傲古人,大有知音一个也难求的味道。梅花的高洁,恐怕正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吧。
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9881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5日 13:16
下一篇 2023年4月5日 13:16

相关推荐

  • 《范式守信》文言文翻译

    《范式守信》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范式守信》文言文翻译…

    2023年1月5日
    392
  • 一行尊法文言文练习答案

    一行尊法文言文练习答案   《一行尊法》原文:   僧一行幼时家贫,邻有王姥,前后济之数十万。及一行开元中承玄宗敬遇,言无不可,常思报之。寻王姥儿犯杀人,狱未具,姥访一行求救。一行…

    2023年1月9日
    289
  • “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仕隋为虎贲郎将。文帝命覆陇西牧簿,得隐马二万匹,帝怒,收太仆卿慕容悉达、监牧官史千五百人,将悉殊死。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复生。陛下…

    2023年1月3日
    401
  • “孙玚,字德琏,吴郡吴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孙玚,字德琏,吴郡吴人也。少倜傥,好谋略,博涉经史,尤便书翰。王僧辩之讨侯景也,王琳为前军,琳与玚同门,乃表荐为戎昭将军、宜都太守,仍从僧 辩救徐文盛于武昌。会郢州陷,乃留军镇巴陵…

    2022年12月28日
    231
  • 赞美热爱祖国的古诗

    赞美热爱祖国的古诗   导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下面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赞美热爱祖国的古诗,欢迎大家阅读。   《从军行》   唐·王…

    2023年4月13日
    202
  • 唯美古代诗词

    唯美古代诗词   最美不过是古诗词,古诗词的韵味一直是无可匹比的`,今天小编给大家收集了一些唯美古诗词,下面就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希望大家喜欢。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

    2023年4月20日
    2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