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潜《江上秋夜》朱淑真《秋夜》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江上秋夜   
道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①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注】①井梧,即井边梧桐。
(1)两首诗中诗人都深夜未眠,其原因各是什么?(2分)
(2)两诗的最后一句有相似之处,但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第一首:诗人因孤寂伤感而无眠。第二首:诗人因夜雨风急而难眠。(各2分)   
(2)第一首:“月在梧桐缺处明”展现了梧桐萧萧、秋月悬挂的高远、疏朗秋夜月色图,衬托了诗人孤寂落寞之情。(2分)第二首:“月在浮云浅处明”展现了风停雨驻、月出浮云的清新、宁静秋夜月色图,表达了作者宁静、愉悦的心境。(2分)

【诗歌赏析】
《秋夜》前两句叙事。首句直奔诗题,各点“夜”“秋”二字,交代了时间、心态、环境。“夜久无眠”已见怨妇愁绪满怀,而时又逢秋,秋风萧瑟,夜气清凉,锦衾单薄,佳人永夜难寝,更添一层愁苦。次句紧承“无眠”,写人事活动。既然辗转反侧难入梦,那么如何打发漫漫长夜呢?空房寂寥,红烛高烧,百无聊赖中,她只好剪烛花以消遣寂寞了。这一句明写屋内月色之凄美,暗表人心之失落,虚实相生,韵味悠远。末句写窗外梧桐之月,以景语作结,留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该句承上句,以顶真手法过渡,从床上之月光、树影写到高天之皓月,表达了诗人望月怀人的乍喜还忧的心理。全诗次序井然,先由屋外(秋气清)而室内(烛花频剪),又由室内(铺床凉)到室外(月在缺处明),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

《江上秋夜》首句写阴雨笼罩中的苍江到晚来还没见晴,这句是从大处落墨,第二句则是从细处着意。井边的梧桐翻动着叶子,飒飒有声,是风吹所致,此时倘若还是“梧桐更兼细雨”,便应是“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另一番景象了。由梧叶翻卷的动静辨别风声,可见此时风还不大,始发于树间,因此这细微的声息暗示了风一起雨将停的变化,又是秋声始动的征兆。第三句写半夜里风声才停时的情景,“吹”与“断”说明风曾刮得很紧,从楼头判别风声,就不同于从桐叶上辨别风声了,必定要有相当的风力和呼呼的声响才能听出是“吹”还是“断” 

所以这一句中的“断”字放在句断之处,与上一句井梧翻叶相应,虽只是写风的一起一止,却概括了风声由小到大,吹了半夜才停的全过程。这两句全从江楼上的人的听觉落笔,真切地写出了秋声来时江上暗夜中凄清的气氛。这个“断”字还承上启下,带出了最后一句精彩的描写:风停之后,乌云渐渐散开,但尚未完全放晴,月亮已在云层的浅淡之处透出了光明。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091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9日 01:08
下一篇 2023年4月9日 01:08

相关推荐

  • “先生姓朱,讳筠,字竹君”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先生姓朱,讳筠,字竹君,顺天大兴人。九岁入都,十三岁通《五经》,有文名。先生少英异,至性过人,与弟文正公珪,俱擅文名,为钜公契赏。及丁父忧,服阙,不肯出仕,欲为名山大川之游。会文正…

    2022年12月28日
    253
  • 文言文口技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口技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口技》,是表演者与写作者的高超技艺的完美结合。大概正因为这个原因,《口技》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而被多年选入语文教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文言文…

    2023年1月5日
    279
  • 陈维崧《水调歌头·翠釜一朝裂》阅读答案及赏析

    水调歌头 [清]陈维崧 夏五大雨浃月,南亩半成泽国,而梁溪人尚有画舫游湖者,词以寄慨。  翠釜一朝裂①,铜狄尽流铅。江南五月天漏,炼石补仍穿。骤若淫龙喷沫,狂比长鲸跋浪,…

    2023年4月9日
    239
  • 喜雨亭记的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喜雨亭记的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①;汉武得鼎,以名其年②;叔孙胜狄,以名其子③。其…

    2023年1月10日
    282
  • “申包胥者,楚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申包胥者,楚人也。吴败楚兵于柏举,遂入郢,昭王出亡在随。申包胥不受命而赴于秦乞师,曰:“吴为无道行封【1】豕长蛇蚕食天下从上国【2】始于楚寡君失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曰…

    2022年12月29日
    300
  • 《欧阳文忠公集》文言文阅读题

    《欧阳文忠公集》文言文阅读题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

    2022年12月3日
    2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