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潜《江上秋夜》朱淑真《秋夜》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江上秋夜   
道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①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注】①井梧,即井边梧桐。
(1)两首诗中诗人都深夜未眠,其原因各是什么?(2分)
(2)两诗的最后一句有相似之处,但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第一首:诗人因孤寂伤感而无眠。第二首:诗人因夜雨风急而难眠。(各2分)   
(2)第一首:“月在梧桐缺处明”展现了梧桐萧萧、秋月悬挂的高远、疏朗秋夜月色图,衬托了诗人孤寂落寞之情。(2分)第二首:“月在浮云浅处明”展现了风停雨驻、月出浮云的清新、宁静秋夜月色图,表达了作者宁静、愉悦的心境。(2分)

【诗歌赏析】
《秋夜》前两句叙事。首句直奔诗题,各点“夜”“秋”二字,交代了时间、心态、环境。“夜久无眠”已见怨妇愁绪满怀,而时又逢秋,秋风萧瑟,夜气清凉,锦衾单薄,佳人永夜难寝,更添一层愁苦。次句紧承“无眠”,写人事活动。既然辗转反侧难入梦,那么如何打发漫漫长夜呢?空房寂寥,红烛高烧,百无聊赖中,她只好剪烛花以消遣寂寞了。这一句明写屋内月色之凄美,暗表人心之失落,虚实相生,韵味悠远。末句写窗外梧桐之月,以景语作结,留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该句承上句,以顶真手法过渡,从床上之月光、树影写到高天之皓月,表达了诗人望月怀人的乍喜还忧的心理。全诗次序井然,先由屋外(秋气清)而室内(烛花频剪),又由室内(铺床凉)到室外(月在缺处明),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

《江上秋夜》首句写阴雨笼罩中的苍江到晚来还没见晴,这句是从大处落墨,第二句则是从细处着意。井边的梧桐翻动着叶子,飒飒有声,是风吹所致,此时倘若还是“梧桐更兼细雨”,便应是“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另一番景象了。由梧叶翻卷的动静辨别风声,可见此时风还不大,始发于树间,因此这细微的声息暗示了风一起雨将停的变化,又是秋声始动的征兆。第三句写半夜里风声才停时的情景,“吹”与“断”说明风曾刮得很紧,从楼头判别风声,就不同于从桐叶上辨别风声了,必定要有相当的风力和呼呼的声响才能听出是“吹”还是“断” 

所以这一句中的“断”字放在句断之处,与上一句井梧翻叶相应,虽只是写风的一起一止,却概括了风声由小到大,吹了半夜才停的全过程。这两句全从江楼上的人的听觉落笔,真切地写出了秋声来时江上暗夜中凄清的气氛。这个“断”字还承上启下,带出了最后一句精彩的描写:风停之后,乌云渐渐散开,但尚未完全放晴,月亮已在云层的浅淡之处透出了光明。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091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9日 01:08
下一篇 2023年4月9日 01:08

相关推荐

  • 《齐景公出猎》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齐景公出猎 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殆所谓之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

    2022年12月29日
    275
  • 刘沈处世文言文翻译

    刘沈处世文言文翻译   《刘沈处世》节选自苏轼《东坡志林》,下面是刘沈处世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了解。   原文   刘凝之⑤为①人认所著履②,即与之。此人后得所失履,送还,不肯复取…

    2023年1月8日
    284
  • 文言文破窑赋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破窑赋原文及翻译   《破窑赋》相传是北宋大臣吕蒙正的作品。相传此赋是作者为了劝诫太子而创作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文言文破窑赋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 …

    2023年1月5日
    208
  • 语文文言文理解试题和答案:黄生借书说

    语文文言文理解试题和答案:黄生借书说   阅读《黄生借书说》,完成问题。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

    2023年1月11日
    225
  • 《炳烛夜读》《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r…

    2022年12月17日
    260
  • “郑鼎,泽州阳城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郑鼎,泽州阳城人。幼孤,能自立,读书晓大义,不妄言笑。既长,勇力过人,尤善骑射。初为泽、辽千户。岁甲午,从塔海绀不征蜀,攻二里散关,屡立战功。未几,宋将余侍郎烧绝栈道,以兵围兴元,…

    2023年1月4日
    21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