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与高菊卿《清明》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垄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①,士甘焚死不公侯②。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高菊卿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注】黄诗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
①语出《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的典故。齐人每天到坟间讨吃祭余的酒肉,回家后还恬不知耻地向妻妾炫耀:“与达官贵人饮酒。”
②晋国介之推甘愿被烧死在绵山之中,而不愿意出山做官。此句意指此。

这两首律诗都是借写清明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他们对人生的看法是否一致?请结合诗句作简要的分析。
答:不一致。高菊卿诗通过对扫墓凄凉情景的描绘,由此表明人一旦长眠地下,就万事皆空,不如及时行乐的观点。黄庭坚诗表面看起来也是说明贤愚死后同样都是“蓬蒿共一丘”,但诗的五、六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体现了诗人的人生价值取向,表现对人生丑恶的挞伐。所以看似消沉,实则激愤,看似迷惘,实则明确。

解析
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诗人触景生情,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他说,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蓬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高菊卿前两联用夸张的描写,渲染坟前祭扫的热闹、隆重和悲痛的气氛,以反衬后两联所揭示的冷酷现实:白天,热闹的场面结束了,坟地里死一般的荒凉和恐怖,只有狐狸出入安眠;而在家里,孩子们在灯前嬉笑,早已把长眠地下的亲人,忘得干干净净。于是诗人在尾联发出感慨:“一滴何曾到九泉”,死后的祭奠于死者没有意义,九泉下的人是怎么也喝不到酒的;人只有活着时的享受到的才是真实的,因而应该及时行乐。

对比赏析
黄诗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首联以清明节时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二联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正与后面两联的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杯黄土。诗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这与诗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高菊卿为宋代诗人。在这首诗中,作者开篇即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愁云惨淡的清明祭扫场面:荒郊野外,墓冢累累,纸灰飞扬,泣愁阵阵,草木为之含悲,表现出清明节的特定氛围。第三联写得非常妙,通过“狐狸眠冢上”与“儿女笑灯前”形象的对比,一扫前面的阴霾之气,墓地荒冢的孤寂和家庭夜晚的热闹景象的反差,让人心里为之一动,感到清明的祭扫是那样的虚伪。正因此,作者在结尾写道“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作者也正是看到了现实世界人情的淡漠,才发出了及时行乐的感叹。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098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9日 01:09
下一篇 2023年4月9日 01:09

相关推荐

  • 常见课外文言文翻译

    常见课外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瑰宝,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常见课外文言文翻译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常见课外…

    2023年1月8日
    194
  • 处世忘世超物乐天文言文注解

    处世忘世超物乐天文言文注解   鱼得水逝而相忘今水,鸟乖风飞不不扑有风,识些可以超物累,可以乐天水。   【译文】 鱼有水才能优哉游哉的游,但是它们忘记自己置身于水,鸟借风力才能自…

    2022年12月3日
    206
  • 邵雍《安乐窝》阅读答案

    安乐窝 邵庸 半记不记梦觉后,似愁无愁情倦时。 拥衾侧卧未欲起,帘外落花撩乱飞。 【注】邵庸,北宋著名哲学家,隐居苏门山,屡授官不赴。晚年卜居洛阳天津桥南,名其住所为“…

    2023年3月12日
    216
  • 陈子龙《渡易水》戴叔伦《塞上曲》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渡易水 陈子龙① 并刀②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浚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注释】 ①陈子龙:明末官员、文学家,当时建州女真族统治者已改国号“清&rdqu…

    2023年4月12日
    262
  • 《神童庄有恭》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原文: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将军方与客对弈,见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l…

    2023年1月1日
    251
  •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译文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译文   《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归去来兮辞原文及译文,希望大家喜欢!   原…

    2023年1月6日
    2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