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赏古典诗歌的事物形象及例题

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主要指咏物诗歌中描写的对象,即作者以人格化的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通过这种事物形象的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思想情感。这类诗最典型的是咏物抒情诗,如虞世南的《蝉》,就借所咏高洁不群的“蝉”,来表明自己高洁的志向,所咏之“蝉”便是诗人的化身。
[典例剖析]
(2014•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蟾宫曲 自乐
[元]孙周卿
草团标①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选自《太平乐府》)
【注】 ①草团标:茅屋。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
本曲每句都有“山”字,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中物象作用。此曲句句用“山”,连用十五个“山”字,层见叠出,写出了隐居山林之乐。诗人住在山上,吃在山林,欣赏的是山中风光。评价“山”字在内容表达上的作用,可从突出“山”的多、对“山”的情等角度作答。
【答案】 强调了“山”在作者生活中无处不在;突出了作者的生活充满自然情趣;作者山居生活的自乐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意思对即可。)

[方法归纳]
鉴赏诗歌事物形象“三注意”
1.注意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
一个民族,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等原因,不但有共同的语言,也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状态,表现了某一民族对自然或社会某些事物的一定的感受方式。
因此,在阅读古典诗歌时,对于诗中出现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等物象,我们要注意理解沉淀其中的特定意义和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分析事物的象征意义。如赏析杨万里的《野菊》中野菊的形象就要结合传统诗歌中的特定意象“菊”的特定意义和文化内涵。
2.注意关注色彩色调,辨析物象特征
(1)关注时令色彩
古典诗词中,不同季节的景物往往带有诗人不同的感情色彩,早春的事物是欣欣向荣的,流露出的多半是喜悦,暮春则是感伤、惋惜和留恋,秋冬则是凄清、肃杀和悲凉。同时,把握作品的基调底色,捕捉形象的典型特征,找到景与情的结合点,有助于体味诗歌独特而深邃的意境。如杨万里的《野菊》中“重阳”一词就点明了是在秋天,野菊生活的环境是肃杀、萧瑟的。
(2)关注冷暖色调
古诗中所写物象有冷暖之分。暖色调物象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喜悦和欢快,冷色调物象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忧郁和愁绪。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开头三句道出时间、地点、景物。以凄清景色揭开了离别的序曲:清秋节令的“寒蝉”,衬托着“凄切”悲凉秋景。人将别、日已晚、雨乍停、蝉声切。惜别的长亭,凄凉的深秋。
壮士分别尚且悲伤,更何况是一别可能成永别的恋人呢?“都门”三句,写离别时的心情。设宴帐中,本欲多“留恋”片刻,怎奈“兰舟催发”,这样的饯别酒,饮起来怎能不“无绪”?欲留不得,欲饮无绪,矛盾至极。
3.注意解读表现手法,把握事物形象
诗歌的传情达意,往往还要借助一定的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双关、衬托等修辞手法及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表达技巧。了解诗歌这方面的特色,有助于对事物形象的把握。如杨万里的《野菊》就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塑造了一个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的形象。

第一步 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
第二步 结合诗句分析所歌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
第三步 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310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10日 12:07
下一篇 2023年4月10日 12:07

相关推荐

  • 文言文介词的相关知识

    文言文介词的相关知识   “与”和它的宾语一起用在动词前作状语。   1.表示施动者在发出动作行为是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和”“跟”“同”等。   例: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

    2022年11月28日
    216
  • 徐夤《郡庭惜牡丹》刘禹锡《赏牡丹》试题比较阅读答案

    郡庭惜牡丹  徐夤 断肠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青春不驻堪垂泪,红艳已空犹倚栏。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

    2023年4月9日
    216
  • 西湖文言文翻译

    西湖文言文翻译   西湖以审美感受为线索,按照游西湖的先后顺序,用平实的文笔记叙了自己游西湖的感想和西湖美丽壮观的景色,而描绘春季杭州西湖美景时不尚夸饰,为大家分享西湖原文翻译。 …

    2023年1月7日
    257
  • “裴冕,字章甫,为河东冠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裴冕,字章甫,为河东冠族。以门荫再迁渭南县尉,以吏道闻。御史中丞王鉷充京畿采访使,表为判官。冕虽无学术, 守职通明,果于临事,鉷甚委之。及鉷得罪伏法,时宰臣李林甫方窃权柄,人咸惧之…

    2022年12月31日
    260
  • 曹刿的文言文阅读练习

    曹刿的文言文阅读练习   阅读理解。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

    2023年1月9日
    233
  •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之实词一词多义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之实词一词多义   具 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具答之 ③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a动词:齐备、准备好 b副词:通俱,全、都)   绝 ①以为妙 ②群响毕绝 ③往…

    2022年11月20日
    2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