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审言《旅寓安南》阅读答案

旅寓安南
杜审言
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
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
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
1.请简要解说诗歌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围绕首联来写的?(5分)
2.简要分析诗歌的尾联与杜审言《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中的后两句中表现手法和抒发情感上的异同。(6分)

参考答案
1.颔联描写的山果、野花是对“寒迟”“暖复催”的具体化表述,颈联描写的积雨、昏雾、震雷是对“交趾殊风候”的具体描写,中间两联围绕“殊风候”表现交趾四时不同的景色和气象。
【解析】回答问题,注重把握诗句描写的景物,然后分析景物的特点和与首联的关系。先分析颔联的具体内容,上句写安南因为是亚热带气候,所以在冬天的时候还能够有果实成熟,这与北方是不相同的,这是围绕“殊风候”中的“寒迟”。下句,描写在正月的时候这里就有野花开放,这也与北方不相同,这是围绕上联中的“暖复催”展开的。由此可以看到,颔联的两句话紧紧同绕“殊风候”来写,分别写了“寒迟”和“暖复催”的具体表现。

2.不同点:《旅居安南》尾联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渡湘江》的两句主要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相同点:都表达了诗人遭遇贬谪的悲凉情怀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写作手法和抒发情感两个角度分析。写作手法方面,《旅居安南》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即故意夸张安南与京都安徽省“江淮十校”2016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的距离;《渡湘江》使用了反衬的手法,比如“南”“北”的反衬,人、水的反衬等。抒发情感方面,《旅居安南》主要表达的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渡湘江》从“南窜”“北流”分析表现的是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399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11日 00:09
下一篇 2023年4月11日 00:09

相关推荐

  • 双代三魄亡魂诔文言文

    双代三魄亡魂诔文言文   维壬辰太平之元,芳菲殆尽之月,冤灵未消之日,阴阳双界,人鬼殊途,不平之语,无以申诉,假托冥冥之笔,聊控噩噩之事,乃致祭于未寒尸骨夫妻女双代三魄阴合冤灵亡魂…

    2022年11月20日
    276
  • “郑羲,字幼麟,荥阳开封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郑羲,字幼麟,荥阳开封人,魏将作大匠①浑之八世孙也。弱冠举秀才,尚书李孝伯以女妻之。高宗末,拜中书博士。天安初,刘彧司州刺史常珍奇据汝南来降。显祖诏殿中尚书元石为都将赴之,并招慰淮…

    2023年1月4日
    285
  • “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也。二十九年,从(淮阳)王朝京师,随官属得会见,帝问以政事,伦因此酬对政道,帝大悦。拜会稽太守。会稽乱淫祀,好卜筮。民常以牛祭神,百姓财产以之困匮。伦到官,…

    2023年1月3日
    249
  • “万丈赤幢潭底日,一条白练峡中天。”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万丈赤幢潭底日,一条白练峡中天。”这两句写潭清峡窄的景象——俯视潭水,丽日的光芒照射潭上,如一幅万丈红旗平铺潭底;仰望天空,像一条…

    2023年3月15日
    233
  • 初中古诗词原文解释及翻译34首(下)

    初中古诗词 18、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毁),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即胭脂,深红色)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2023年1月3日
    243
  • 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归纳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归纳总结   一般说来,初学文言文,最好做到“每课一归纳,单元一小结”。   归纳整理时可以从特殊字词的注音、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成语典…

    2022年11月20日
    2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