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描写对象入手之古诗词鉴赏炼字题切入点

从描写对象入手
       古人写诗,“看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这里所指的山和海都是特定的写作对象,也就是诗人在诗歌中描写的特定意象,我们在分析诗人炼字的时候,不要舍近求远,有时答案就在写作对象诗句当中,而很多考生往往忽视了这个最简单的现象。
例1、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的艺术效果。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上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林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分析】“穿”“数”描写所涉及对象的都是诗人自己,“穿”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穿过树林,“数”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在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综合全诗分析,“穿”“数”两个字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无聊的心境。
答: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例2、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两个字?请简要分析。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浓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分析】分别是“明”和“出”。“明”就是分外耀眼光亮,描写的对象是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出”就是呈现出来,描写雨后群山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更加秀丽清新,更加有层次感。
答:分别是“明”和“出”。诗人在这里用了“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418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11日 00:14
下一篇 2023年4月11日 00:14

相关推荐

  • 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阅读答案及翻译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操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

    2022年12月29日
    262
  • 李白《送友人》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

    2023年3月12日
    253
  • 中考语文文言文《张佐治遇蛙》专项练习题

    中考语文文言文《张佐治遇蛙》专项练习题   张佐治遇蛙   金华郡守张佐治至一处,见蛙无数,夹道鸣噪,皆昂首若有诉。佐治异之,下车步视,而蛙皆蹦跳为前导。至田间,三尸叠焉。公有力,…

    2023年1月10日
    250
  • 赞美祖国情怀的古诗

    赞美祖国情怀的古诗   关于赞美祖国情怀的古诗大家了解过多少呢?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赞美祖国情怀的.古诗大全,一起来看一下吧。   赞美祖国情怀的古诗  1.…

    2023年4月13日
    213
  • 古诗词中的叠字现象鉴赏

    叠字,又名迭字、迭词、重言等,是指将两个音节相同的词或词素重叠起来使用,以表达不同的语气程度和感情色彩。古诗词中叠字运用是常见的,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的"漠漠水田飞白…

    2023年4月10日
    285
  • 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阅读答案附赏析

    蓝桥驿见元九诗 白居易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注:元稹是白居易的好友,他于元和五年自监察御史贬为…

    2023年4月5日
    25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