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拨不断(叹寒儒)

        

马致远

        叹寒儒,谩读书,读书须索题桥柱。题柱虽乘驷马 车,乘车谁买《长门赋》? 且看了长安回去!
        【鉴赏】马致远【双调·拨不断】组曲共有十五首,分别见于《阳春白 雪》和《太平乐府》,此为第二首。
        “叹寒儒,谩读书”,感叹贫寒的儒生枉自读书。古人为了劝学,称“书 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作者为何要感 慨读书无用呢?这是因为元代社会实行民族等级政策,科举废行近一百 年,致使文人无仕宦之望。即使后来重开科举,一部分文人步入仕途,但 民族歧视仍使他们怀才不遇,沉抑下僚。正因为这样残酷的社会现实,才 让作者发出如此愤激之语。“读书须索题桥柱”化用了司马相如的典故。 晋常璩《华阳国志》记载:“城北十里有升仙桥,有送客观。司马相如初入 长安,题其门曰:‘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后来司马相如果然获得 成功,以“钦差大臣”的身份乘赤车驷马返蜀,一时太守以下到郊外迎接, 县令背负弓箭为之开道。这是中国古代文人梦想追求的荣耀。
        “乘车谁买《长门赋》”亦是化用了与司马相如有关的典故。《文选· 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 蜀君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金,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 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这里反用典故。自己尽 管像司马相如那样饱读诗书,满腹才华,但乘着驷马高车的达官贵人,有 谁能赏识重用像我这样的寒士呢?作者早年有志于功名,奔走于京华,但 始终未求得一官。究极而论,正是元代社会贤愚颠倒、是非不分的黑暗政 治导致了作者的悲剧。正因如此,作者不禁感叹“且看了长安回去”。元 代的都城在大都,因长安是古时的都城,后代文人仍常用长安来代指帝 都。作者奉劝那些到京城求取功名的士子们,不要再停留了,因为这里不 是建功立业的场所,不如早早归去。
        这支曲子吐露出作者长期郁积下来的对元代统治者压制人才的悲愤 不平,也唱出了广大下层文人的共同心声。此曲在艺术表现上也是十分 成功的,下句开头的字往往承接上句末尾的字,形成“顶真”的格式,层层 推进,回环往复,从而将婉转轻快与沉郁顿挫两种风格融为一体。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2276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5月7日 00:49
下一篇 2023年5月7日 00:49

相关推荐

  • 宋太祖治军文言文翻译

    宋太祖治军文言文翻译   本词出自北宋沈括所著《梦溪笔谈》,所谈论的是宋太祖赵匡胤治军严明的故事。赵匡胤行伍出身,依靠过硬的武艺,一步步从普通士兵成长起来,最后掌管北周禁军,发动陈…

    2023年1月7日
    342
  • 《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田家》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 吕温 绿原青垄渐成尘, 汲井开园日日新。 四月带花移芍药, 不知忧国是何人。 田家 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 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 官家已修仓。 &…

    2023年4月9日
    235
  • 《班超素有大志》阅读答案及翻译

    班超为人素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②,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③,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④,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⑤,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

    2022年12月31日
    277
  • “牟俸,巴人。景泰初进士”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牟俸,巴人。景泰初进士,授御史,巡按云南。南宁伯毛胜镇金齿,俸列其违纵罪,将吏皆耸。天顺元年出为福建佥事。成化初,进秩副使。久之,迁江西按察使。 八年,□左佥都御史巡抚山东。岁祲①…

    2022年12月30日
    293
  • 文言文选段的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选段的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

    2023年1月9日
    251
  • 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除夜二首(其一)① 陈与义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②又可惊。 明日…

    2023年4月12日
    21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