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春夜》原文、注释和鉴赏

王安石《春夜》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注释】

(1)《夜直》,又题作“春夜”。夜直,就是现在讲的值夜班。宋代制度,凡翰林学士,每夜轮流在学士院值班住宿。王安石于神宗熙宁二年(1069)在京师任翰林学士,初春值夜班。其时神宗已决心采纳其意见,实施新法。此诗写的便是变法前夕,作者夜不能寐的激动心情。

(2)金炉:古人习称铜为金,故此处应是铜香炉。香烬:炉内的香已烧成灰烬。古时宫廷富贵人家以烧檀香为避秽。漏:古代计时工具。以壶盛水,使其滴于有刻度的器皿中,视器中盛水情况来计时。漏声:漏壶滴水的声音。

(3)翦翦:翦同剪。翦翦形容春风似剪刀一般快利,略带寒意。

【赏析心得】

熙宁元年(1068)四月,神宗赵顼即位后,即召见王安石。王到汴京开封后,越次入对,直接向皇帝汇报了变法设想。本诗写的当是次年(1069),王安石为翰林学士,等待神宗决定是否采纳变法的前夕,初春夜直时的情景。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铜铸香炉里的檀香已烧成灰烬了,漏壶中的水滴声渐渐小了,如利剪般的春风吹来,使人犹感阵阵寒意。这是双关语,诗人表面是在讲翰林院夜直时香已烧尽,漏壶水已快滴完,实际上他讲的是自己越次入对后,皇帝是否采纳他变法的决定久久未下,心中焦急万分的心情。“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明月下,春色满园,可作者却越看越烦恼、越想越睡不着。夜已深、月已斜,照见花影已经上了栏干,作者被这满院春色烦恼得失眠了。时近半百将入天命之年的诗人,想起了当年仁宗朝上万言书的前后情景。庆万二年(1043)他考中进士,名列前茅。从此,他从做扬州幕僚之日起,历经鄞县、舒州、常州等县,以及担任茶叶专卖的提点刑狱、三司度支判官等职务,在各地各职宦游近十八年之久,亲眼目睹了北宋中叶王朝的严重问题,因而于嘉佑四年(1059),他向仁宗呈送了长达万言的《言事书》,提出变法革新主张(史称“王安石变法”),但在当时并未得到任何回应。直到神宗赵顼即位,诏他进京,越次入对,皇帝对其表示支持,他才看见了希望。但变革事关重大,最高决策需要时间。王安石早年立志,从翩翩少年至血气方刚中年,再到如今白发满头已近老年,足足等待了三十二年,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焦躁不安、夜不能寐,自己蓄意已久、倡导多时的政治改革能否实施,眼看就要在最近作决定了,叫他怎么能不激动呢?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2302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5月7日 00:56
下一篇 2023年5月7日 00:56

相关推荐

  • 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

    2022年12月6日
    310
  • 文言文《公输》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公输》译文及注释   《公输》是九年级下册里的一篇文言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公输》译文及注释,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译文   公输盘替楚国造云梯…

    2023年1月6日
    221
  • 贺新凉 龚鼎孳

             和曹实庵舍人赠柳叟敬亭     &nbsp…

    2023年5月6日
    238
  • “薛举,兰州金城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薛举,兰州金城人。隋大业末,任金城府校尉。会岁凶,陇西盗起,金城令郝瑗将讨贼,檄举将。始授甲,大会置酒,举与子仁杲及其党劫瑗于坐,矫称捕反者,即起兵,囚郡县官,发粟以赈贫乏,自号西…

    2022年12月31日
    264
  • 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与友人论为文书 柳宗元 古今号文章为难,足下知其所以难乎?非谓比兴之不足,恢拓之不远,钻砺之不工,颇颣(lèi缺点,毛病)之不除也。得之为难,知之愈难耳。 苟或得其高…

    2022年12月30日
    323
  •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文言文答案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文言文答案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①(有删节)   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

    2022年12月6日
    27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