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萧冰崖梅花韵》

赵希

冰姿琼骨净无瑕, 竹外溪边处士家。

若使牡丹开得早, 有谁风雪看梅花?

赵希㯝,在理宗宝庆年间(1225—1227)“颇著诗声”,但传世作品不多,有《抱拙小稿》一卷,诗不及百首。后人评论他的七绝“尤觉瑰妍有态”,是江湖派诗人的流亚。这首《次萧冰崖梅花韵》是唱和之作,但萧冰崖的《梅花》原韵已亡佚,无从比较,所以只能从和诗本身来体味了。

首句“冰姿琼骨”描摹梅花的形态,与毛滂的“冰肌玉骨终安在,赖有清诗为写真”、陆游的“广寒宫里长生药,医得冰魂雪魄回”,词语相类似。冰、琼等字无非是形容梅花的晶莹剔透,紧接着一个“净”字,便概括了这种特性。首句虽起得平淡,但十分贴切。

第二句写梅花开在竹篱外、小溪边这些清幽的处所。古来咏梅诗何啻千百,而梅花绽开的地点,在诗人笔下却是迥异的。杜子美见梅而起客愁,他吟咏的梅花开在江边(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王介甫以梅象征高士,他笔下的梅花僻处墙角(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陆放翁孤芳自赏,他词中的梅花便落寞地立在驿站断桥(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这首诗写梅花开在高洁的处士之家,暗用林逋典故,自然也有其感慨和喻意。这一句以映衬的笔法,不正面写梅而梅花的身份自见。

第三四句是全诗精神所在。诗人从反面着笔,忽发奇想,提出牡丹与梅花孰早孰迟的设问。是啊,倘若牡丹花开早于梅花,姚黄魏紫,国色天香,观者如云,趋之若鹜,又有谁会顾及幽香一缕、寂寞零落的梅花呢?如此一设一问,诗人心中一股落落寡合的牢骚便跃然纸上。赵希㯝的生平今天已不可详知,从这首诗看来,恐怕他也是颇有些抑郁不平之气的。但是,诗的意味并不止于此。牡丹虽好,毕竟不可能开在梅花之前;早春凛冽的寒风中,能够斗艳吐芳的,毕竟只有冰姿玉骨的梅花。于是乎,这种冰清玉洁的名花,终于受到人们的青睐,不惜冲风踏雪,来相寻访,它真正的标格和价值于兹乃见,赵氏咏梅的真正用意亦于兹乃见。这种欲扬故抑的方法,曲折变幻,比平铺直陈的赋法更具感染力。而读者在咀嚼之余,自能体会到第一、二句看似平淡,但所起的铺垫作用,却不可小觑。

自古咏梅佳句,层出不穷。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形容尽致;齐己的“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意境清丽。这首诗虽无此类警句,但它宕开一层,与牡丹作比,一句反问,两层波澜,使读者兴到神驰,联想到一定的哲理,含蓄隽永,是很耐回味的。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4728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5月13日 00:21
下一篇 2023年5月13日 00:21

相关推荐

  • 文言文四大修辞知识点解析

    文言文四大修辞知识点解析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多运用各种修辞以增强表达效果。其中有些修辞格的运用较为频繁。了解这些特殊的修辞方式,自然有助于阅读的提高。这里着重说明的&#…

    2022年11月20日
    227
  • 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刘辰翁 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

    2023年5月7日
    224
  • 刘敞《登城》苏轼《望湖楼晚景》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微雨登城二首其一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望湖楼晚景 苏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

    2023年4月5日
    332
  • 郑人有欲买履者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郑人有欲买履者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2023年1月9日
    280
  • 《隋论》“人之于物,听其自附,而信其自去”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隋论 苏辙 人之于物,听其自附,而信其自去,则人重而物轻。人重而物轻,则物之附人也坚。物之所以去人,分裂四出而不可禁者,物重而人轻也。故夫智者或可与取天下矣,而不可与守天下。守天下…

    2023年1月1日
    284
  • 天衣无缝文言文

    天衣无缝文言文   天衣无缝是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破绽或漏洞。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天衣无缝文言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原文   郭翰夏日卧庭中,仰视空中,有人冉冉而下,曰:“…

    2023年1月4日
    2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