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吟》

邵 雍

头上花枝照酒卮, 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经两世太平日, 眼见四朝全盛时。

况复筋骸粗康健, 那堪时节正芳菲。

酒涵花影红光溜, 争忍花前不醉归?

这是一曲在太平时世中自得其乐的醉歌。“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插花者即是年过花甲的作者自己。花插头上,手持酒杯,酒杯中又浮现出花枝,诗人悠然自得的神态如见。

诗人何以会这么陶醉?颔颈两联以醉歌的形式作了回答。一生度过了六十年的太平岁月(一世为三十年),亲眼见了真、仁、英、神四朝的盛世,再加以筋体康健,时节芳菲,老人的心遂完全被幸福涨大了。笑眯着醉眼,再看面前的酒杯吧。只见杯中涵着花影,红光溜转,面对这花,这酒,这位处在盛世中高龄而又健康的老人,他的一生乐事都好像被召唤到了眼前,怎能不痛饮到大醉方归呢?

本篇与崇尚典雅的传统五、七言律诗相比,风格显然不同。它有白居易的通俗,而其实和白诗并非一路。白诗在平易中一般仍包含着高雅的意境,邵雍这类诗则表现了一种世俗的情怀。它纯用口语,顺口妥溜,吸收了民歌俚曲的因素,又略带打油的意味,具有一种幽默感和趣味性。诗格虽不甚高,但充溢着浓烈的太平和乐气氛。这种气氛的形成,固然由于内容是歌唱时康人寿,但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 老人白发上簪着红花,乐陶陶地对着酒杯,这一形象一开始就给诗带来一种气氛;语言节奏的流走顺畅,“花”、“酒”等字的反复回环出现,也显得和乐遂意;颈联“况复”、“那堪”等词语的运用,末联“争忍……不”的反诘句式,又都能把气氛步步向前推进,让人读了真觉得有那种击壤而歌的意味。对于这类诗,固然不可能望有盛唐诸公作品的宏伟气象,但尚能近于“安闲弘阔”(《颐山诗话》评邵雍诗)。从中不难窥见北宋开国后“百年无事”的升平景象,一些人在小康中安度一生的那种心满意足的精神状态。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4993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5月15日 23:43
下一篇 2023年5月15日 23:43

相关推荐

  • 《晏子使楚》的文言文翻译

    《晏子使楚》的文言文翻译   《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

    2023年1月8日
    217
  • 苏轼《赵康靖公神道碑》原文及翻译

    苏轼《赵康靖公神道碑》原文及翻译   导语: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苏轼《赵康靖公神道碑》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

    2023年1月5日
    215
  • 文言文《兰亭集序》译文及赏析

    文言文《兰亭集序》译文及赏析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魏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

    2023年1月6日
    204
  • 霓裳中序第一 姚燮

             故  苑       …

    2023年5月6日
    257
  •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汉乾祐举进士,为秘书郎。宰相冯道引之,与吕端同直弘文馆,改右拾遗、集贤殿修撰。 宋初,加中书舍人。开宝三年,知贡举。五年,复知贡举。昉之知贡举也,其乡人武…

    2023年1月1日
    259
  • 文言文阅读理解之吴起者

    文言文阅读理解之吴起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①,相田文②。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

    2022年11月28日
    29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