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的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大雪的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心亭看》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文章开头交代时间为什么要使用明代的帝王纪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景,为什么要着力写堤、亭、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舟子为什么说作者“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湖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水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2.说明在作者心目中明朝始终是没有灭亡的,表现出对故国的怀恋。

  3.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最打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而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抓住了茫茫雪景中的亮点。

  4.不多余。这是看雪行动的延伸,由从景的角度写景转变为从人的角度写景,将人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

  5.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但“痴”字又无疑是对作者高雅情怀的称颂。

  (意对即可)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645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1月10日 11:22
下一篇 2023年1月10日 11:22

相关推荐

  • “疏帘留月魄,珍簟接烟波。”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疏帘留月魄,珍簟接烟波。”这两句写夜宿池馆所见之景色——帘透月影,池波生凉,室内陈设华贵;往年曾别此朱门,今夜又宿此地,犹似以前之…

    2023年3月27日
    226
  • 熊与坎中人文言文翻译

    熊与坎中人文言文翻译   熊与坎中人一文说明动物并非无情,只是人们不了解它们。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熊与坎中人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浏览。   熊与坎中人文言文   有人入山射鹿,…

    2023年1月7日
    1.2K
  • 蒲松龄《水莽草》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水莽草 蒲松龄 水莽,毒草也。食之,立死,即为水莽鬼。俗传此鬼不得轮回,必再有毒死者,始代之。 有祝生,造其同年①某,中途燥渴思饮。俄见道旁一媪,张棚施饮,趋之。媪承迎入棚,给奉甚…

    2023年1月2日
    324
  • 唯美诗词

    唯美诗词   导语: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唯美诗词,欢迎阅读参考。   唯美诗词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

    2023年4月20日
    203
  • 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赵令畤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注释】 啼痕…

    2023年5月9日
    230
  • 《使至塞上》–初中古诗类试题训练及答案

    初一语文期末古诗类试题训练及答案 《使至塞上》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五言律诗写…

    2023年1月2日
    22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