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别高中文言文中“乃”字的用法

如何区别高中文言文中“乃”字的用法

  高中文言文里的“乃”字可以作副词、代词、连词用,不同词性翻译时意思不同。下面这里了乃作为副词的4种用法,作为代词的2种用法和作为连词的一种用法,希望高三考生们认真总结,理解性记忆,争取利用最少的时间突破文言虚词知识点,在考试中融会贯通。

  1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4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5用作连词

  “乃”用作连词,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①时夫仆具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徐霞客游记》)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836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07:38
下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07:38

相关推荐

  • 初中语文文言文试题和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试题和答案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

    2023年1月12日
    295
  • 武元衡《途中即事》原文、注释和鉴赏

    南征复北还(2),扰扰百年间(3)。 自笑春尘里(4),生涯不暂闲。   【注释】 (1)这首诗为元和八年(813)奉召回朝,从成都返回京都长安的途中所写。 (2)南征句…

    2023年5月7日
    219
  • 《口技》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口技》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文言文阅读   《口技》节选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

    2023年1月9日
    245
  • 文言文《河中石兽》译文及赏析

    文言文《河中石兽》译文及赏析   河中石兽   清代: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

    2023年1月6日
    246
  • 描写桃花美的诗句

    描写桃花美的诗句   桃花树下,三生石旁,你可还记得,许下我十里红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桃花美的诗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安南远进红鹦鹉,色似桃花语似人。文章辩慧皆如此,…

    2023年4月27日
    255
  • 陆游《望江道中》阅读答案

    望江道中 陆游 吾道非耶来旷野,江涛如此去何之? 起随乌鹊初翻后,宿及牛羊欲下时。 风力渐添帆力健,橹声常杂雁声悲。 晚来又入淮南路,红树青山合有诗。 (1)“起随乌鹊…

    2023年4月9日
    2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