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劳劳亭》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其二)》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 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 不遣柳条青。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其二)
李商隐
暂凭尊酒道无谬①,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注]①谬(liao):依赖。离亭指分别时所在之地,亭即驿站
(1) 试说明这两首赠别诗在选材和内容上的相同之处。(5分)
(2)请分析比较这两首诗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色。(6分)

参考答案
(1)都以离亭为题,都借助“折柳赠别”,都从离别想到杨柳,从杨柳想到春风,也都把春风写得深知离别之苦,对人间的离别满怀同情,可谓有异曲同工、相映成趣之妙。
(2)李白诗把联想和奇想结合为一,移情于物,托物言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春风写得有知有情,使它与相别之人同具惜别伤别之心, 从而化物为我,使之成为诗人的感情化身,别具新意。李商隐诗则把离愁别恨融人独到的议论中。作者先用暗喻(以柳叶比美女之眉,柳身比美女之腰)的方式教人 莫折(莫损,也有莫折之意),然后明明白白地说非折不可。既然如此,为了让离别之人在临别之际从折柳相赠中表达一片情意,得到一点慰藉,春风又怎么会因为 爱惜长长的柳条,而不让那些满怀着“人世死前惟有别”的痛苦的人们去尽情攀折呢?较李白诗而言,李商隐诗是反其意而用之,独辟蹊径。

对比赏析
《劳劳亭》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绝。此诗虽有送别之意,却无送别之人、事,只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为题来表达人间的离别之苦。前两句以极其洗练的笔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破题而入,直点题旨,将送别诗意推到了高峰;后两句则陡然转过笔锋,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两句,托物言情,移情于景,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春风写得有知有情,使它与相别之人同具惜别、伤别之心,从而化物为我,使它成了诗人的感情化身,另辟诗境,别翻新意,从而振起全篇。全诗除了在语言、风格上显示出了李白作品的明快自然、清新俊逸的艺术美外,其妙处在于造意新巧,落想奇特。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一首借言惜柳而写惜别之意;第二首以退为进,宛言杨柳依依送别,亦依依盼归。两诗用意一正一反,善于对比,富于变化。
四句一气直下,又与前首写法不同。前半描写杨柳风姿可爱,无论在烟雾之中,还是在夕阳之下,都是千枝万缕,依依有情。而杨柳既如此多情,它就不会只管送走行人,而不管迎来归客。送行诚可悲,而迎归则可喜。因此,就又回到上一首的“莫损愁眉与细腰”那句双关语。就人来说,去了,还是可能回来的,不必过于伤感以至于损了愁眉与细腰;就柳来说,既然管送人,也就得管迎人,不必将它一齐折掉。折掉一半,送人离去;留下一半,迎人归来,则为更好。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8462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12日 12:06
下一篇 2023年3月12日 12:07

相关推荐

  • 苏轼《新城道中其二》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新城道中其二 苏轼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②。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③。 注:①神宗熙宁六年(…

    2023年4月9日
    342
  • 《幽州夜饮》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幽州夜饮    张 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注:据《新唐书·张说传》,张说因与姚元…

    2023年4月9日
    246
  • 《史记·儒林列传》“申公者,鲁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申公者,鲁人也。高祖过鲁,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高祖于鲁南宫。吕太后时,申公游学长安,与刘郢同师。已而郢为楚王,令申公傅其太子戊。戊不好学,疾申公。及王郢卒,戊立为楚王,胥靡①申公。申…

    2022年12月29日
    272
  •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文言文习题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文言文习题   十一年,高后诛淮阴侯(韩信),(黥)布因心恐。阴令人部聚兵,候伺旁郡警急。   布所幸姬疾,请就医,医家与中大夫贲赫对门,姬数如医家,贲赫自以为侍中…

    2022年12月4日
    275
  • 《宋史·曾公亮传》“曾公亮,字明仲”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

    2022年12月29日
    289
  •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与答案举例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与答案举例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

    2023年1月10日
    26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