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这两句是说,三位友人泛舟湖上,兴致勃勃,纵情游览,让一叶扁舟随水飘流,不论远近;一行人乘兴遨游,不禁想起娥皇、女英,她们的悲剧命运,与诗人有相似之处。但不知湘娥殉身之处,于是,仰望白云明月,遥遥凭吊。氛围静谧幽雅,即景抒情,吊古伤怀,情感苍凉,寄托深而寓意长。下句尤精,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白云明月”象征诗人冰清玉洁的情操和淡泊坦荡的胸怀。

出自贾至《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之二
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
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


湘娥:即传说中的舜妃娥皇、女英,后人祀为湘水之神。
枫岸:多枫树的江岸。
秋水:秋天的江湖水。

诗意
时近深秋,江边的枫叶刚刚经历过风霜,小岛边上的菊花也已经逐渐变得枯黄。荡着轻舟与好友游玩,太阳下山了,大家还没有尽兴,在这湘江、洞庭湖上我们忘却忧愁,一起饮酒作诗,更显得情意悠长。

赏析
具体描写洞庭湖秋景。扑入作者眼帘的还是一片萧瑟景象:“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位于洞庭湖岸边的一枫树,红叶纷纷飘落。澄澈的洞庭湖面,荡漾着粼粼碧波。开头两句,以悠扬的音韵,明丽的色彩,描绘了一幅洞庭晚秋的清幽景象;秋风萧飒,红叶纷飞,波浪滚滚,一望无涯,景色幽深迷人。三位友人泛舟湖上,兴致勃勃,“八百里洞庭”正好纵情游览,让一叶扁舟随水漂流,不论远近,任意东西。“乘兴轻舟无近远”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们放任自然,超逸洒脱的性格。他们乘兴遨游,仰望白云明月,寰宇清朗,不由浮想联翩。浩瀚的洞庭湖和碧绿的湘江,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一个凄婉动人的传说:帝舜南巡不返,葬于苍梧,娥皇女英二妃闻讯赶去,路断洞庭君山,恸哭流涕,投身湘水而死。至今君山仍有二妃墓。二妃对舜无限忠贞之情引起贾至的同情与凭吊,自己忠心耿耿而横遭贬谪,君门路断,这与湘娥的悲剧命运具有某些相似之处,于是诗人把湘娥引为同调。“白云明月吊湘娥”,诗人遥望满天的白云,皎洁的明月,怀着一腔幽思凭吊湘娥。“白云明月”,象征着诗人冰清玉洁的情操和淡泊坦荡的胸怀。整首诗的精华就凝聚在这末一句上,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月下凭吊的意境静谧幽远,情致含蓄蕴藉,弥漫着淡淡的感伤与惆怅,使诗多了一层韵味和情致。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9461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30日 00:26
下一篇 2023年3月30日 00:26

相关推荐

  • 苏颋《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苏颋 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 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②。 细草偏承回辇处,飞花故落奉觞前。 宸游对此欢无极,鸟弄歌声杂管弦。 [注]①这是一…

    2023年4月11日
    236
  •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

    2022年12月17日
    296
  • 辛弃疾的名句诗词

    辛弃疾的名句诗词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下…

    2023年4月20日
    174
  • 《张齐贤家宴》高中文言文阅读

    《张齐贤家宴》高中文言文阅读   【前言】   《张齐贤家宴》,中学语文课文,介绍名相张齐贤识人、识才、选才、用才,原则分明,立场坚定;还看到了张齐贤的大度与宽容,张齐贤并没有戒之…

    2022年11月20日
    383
  • 踏莎行 周之琦

            劝客清尊,催诗画鼓,酒痕不管衣襟污。玉笙谁与唱消魂?醉中只想瞢腾去。  绮席频邀,高…

    2023年5月6日
    216
  • 孟门山节选文言文翻译

    孟门山节选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句子翻译一定要使译文既不改变原意,又符合现代语法的要求。专家总结文言文翻译的规律为“落实字词为要着,明辨句式尤重要;区分辞格求文采,依据情境不跑调”…

    2023年1月8日
    3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