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客中初夏》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在洛阳闲居15年之久,但他不忘国事,撰写《资治通鉴》,此诗是当时所作。
  (1)前两句写了怎样的景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2) 联系作者经历,解说三、四两句隐含的诗人的心志。(3分)
答案:
(1).一、二两句写“初夏”雨过天晴,一派清和的景象。(1分)照应诗题,(1分)为后两句的联想做铺垫。(1分)
(2).三、四两句采用对比与比喻的手法,(1分)以“柳絮随风飘”喻那些政治上动摇不定的政客,(1分)又以“葵花”总是向日比喻自己矢志不移,两者形成对比。表示忠君不移的决心。(1分)

翻译:
初夏四月,天气清明和暖,下过一场雨天刚放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葵花朝向着太阳开放。

赏析:
客中初夏是宋朝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在该诗中,作者通过对于初夏时节的景色,尤其是对于柳絮和葵花的之间的对比,暗含了对于自己政治抱负的描写即决不在政治上投机取巧,随便附和,而要像葵花一样对于皇帝忠心不二。该诗以其托物言志的典型手法而闻名。其中暗含的对于王安石变法不满成为了该诗写作的主要背景。

前两句写景:四月的天气清明暖和,雨过天晴,对着门的南山更是青绿分明。后两句抒情:看看那些像柳絮般随风转舵的小人,唯有那向阳怒放的葵花才值得尊敬。这里须了解的是,作者司马光其时与王安石不合,此诗在退居洛阳时所作,他把王安石等人比作“柳絮”,用“葵花”自比,表达自己对君王的一片忠心。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9781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4日 04:00
下一篇 2023年4月4日 04:00

相关推荐

  • 刘向《谏成帝营陵寝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谏成帝营陵寝疏   (西汉)刘 向       臣闻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孝文皇帝居霸陵,顾谓群臣曰:“嗟乎…

    2022年12月17日
    282
  •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杜甫传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

    2022年12月17日
    459
  • 描写樱花现代诗词

    描写樱花现代诗词   樱花自然是赏得,赏樱花的人却也是一景。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诗词,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北国樱花  绵软的粉色   为我所爱   浪着风去拍打大树后   所得…

    2023年4月20日
    256
  • “横云岭外千重树,流水声中一两家”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横云岭外千重树,流水声中一两家。”这两句写别业座落在山中,依山傍水,山峰高插云天,深树千重,古木葱笼,风景绝好;溪水流淌,似琴声悦耳,仅有一两户人家,十分…

    2023年4月3日
    260
  • 杂记文言文复习策略

    杂记文言文复习策略   杂记,文体名,泛指记人事、山水、建筑、风俗、书画、杂物等文字,它包括名胜游记(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山水游记(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书画杂物记(如韩…

    2022年11月22日
    254
  • 《李泰伯改字》文言文翻译

    《李泰伯改字》文言文翻译   《李泰伯传》出自《容斋随笔》中,这是一篇文言文。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泰伯传》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李泰伯改字》文言文原文   范文正公(…

    2023年1月8日
    2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