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年年雪里》阅读答案

清平乐·年年雪里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1.简析上片 “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中“醉”和“挼”的表达效果(5分)。
2.这首词如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 ①“醉”字,不仅是酒醉,更是词人回忆早年与赵明诚共赏梅花的生活情景:踏雪寻梅折梅插鬓多么快乐!表明女词人为梅花、为爱情、为生活所陶醉。(2分)②“挼” 揉搓的意思,因内心之躁动而醉饮,饮又不能浇愁,故而揉搓梅,是内心不宁静的一种下意识动作,而挼尽梅花也无好意绪,只赢得清泪如许! “挼”的动作将女主人触景伤神的状态,形容得惟妙惟肖。(2分)③“满衣清泪”与“醉” 对比,一喜一悲,反映了不同处境、不同心境。(1分)

2. 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3分)②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3分)

简析
《清平乐·年年雪里》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赏梅词作,也是词人对自己一生早、中、晚三期带有总结性的追忆之作。此词借不同时期的赏梅感受写出了词人个人的心路历程。词人截取早年、中年、晚年三个不同时期赏梅的典型画面,深刻地表现了自己早年的欢乐、中年的悲戚、晚年的沦落,对自己一生的哀乐作了形象的概括与总结。词意含蓄蕴藉,感情悲切哀婉,以赏梅寄寓自己的今苦之感和永国之忧,感慨深沉。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390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11日 00:07
下一篇 2023年4月11日 00:07

相关推荐

  •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阅读答案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l…

    2022年12月30日
    245
  • 东施效颦的文言文及翻译

    东施效颦的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   西施①病心②而颦③其里④,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⑥妻子而去⑤之走。彼知颦美⑦,而不…

    2022年11月22日
    284
  • 文言文苏武传(节选)翻译

    文言文苏武传(节选)翻译   《苏武传》这篇课文通过苏武以死报国的行动,刻画了他刚烈难犯、义不受辱的坚强个性。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文言文苏武传(节选)翻译,一起来学习吧!   苏武传…

    2023年1月6日
    244
  • 《项羽之死》阅读练习及答案

    项羽之死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 2. 乌江亭长 船待(        ) 二、写出下…

    2023年1月3日
    307
  • 鹧鸪天 秋瑾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①,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

    2023年5月6日
    268
  • 文言文的总复习方式

    文言文的总复习方式   文言文的总复习可以采取两种方式:   一、用一课带多课的方式   即选取几课在词语、句式比较典型,且涉及文言知识面较广的文章。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其中…

    2023年1月11日
    28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