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原文、注释和鉴赏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2),春风不改旧时波。

 

【注释】

(1)偶书:偶然写成的诗句,与“漫书”“漫兴”意义相同。

(2)镜湖:又名鉴湖、庆湖、长湖,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会稽山北麓,周遭三百里。东汉马臻主治修筑。

【赏析心得】

诗人于武后证圣元年(695)考取进士,至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辞官告老还乡,返回越州永兴,已年届八十六岁,离乡近五十年了。鬓发斑白,人生易老,眨眼之间,半个世纪就过去了。所以,诗人无限感慨地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唯一不忘的是乡情,不改的是乡音。回到家乡,走在路上,首先遇见一伙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好奇、礼貌而又热情地笑问这位东张西望,本乡声音却又非常陌生、风尘仆仆的白发老公公:请问您是从哪处来的客人?天真烂漫的儿童,这样稚口随便一问,却把诗人从沉浸在童年回忆之中,拉回到当前现实中来,他顿时醒悟,当年像眼前一样的儿童,已随无情岁月的消磨,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这位反主为宾的原乡人,勾起了心中无限的感慨。诗题为《偶书》,诗中有问无答,五十年的宦海漂泊,世事沧桑,岂是三言两语答得了?就是倾诉衷肠,这些隔代儿童又怎么听得懂、怎么能理解?第一首绝句,就只有如此戛然而止。诗人心中涌起久久不能平静久宦伤老的悲情,眼前小小老乡问客的欢快情趣,产生既亲切又陌生、既甜蜜又苦涩的乡情,此时无法用词语来表达。全诗意境尽在不言中。

其二是其一的续篇,诗人进家后,与亲朋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唏嘘不已。由于自己离别家乡,经历漫长岁月,人事变化,亲朋沉沦,消磨过半,引发自己深深的感叹!诗人在伤感之余,为排解心中郁闷,将眼光转向周遭三百里的“镜湖”。贺知章的故居就在三百里镜湖之旁,“人非物是”,诗人在“人事消磨”的悲伤中,感到欣慰的是澄清的镜湖水,依然在春风吹拂下,泛起那儿时熟悉的涟漪,粼粼水波中,仿佛可见童年的身影。

五十余年的乡思、乡愁,化作《回乡偶书》两首,字字真情、句句自然,发自心底、一气呵成。叶落归根。诗人回到家,没有多久就作古了,“回乡偶书”遂成天籁之作。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2285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5月7日 00:52
下一篇 2023年5月7日 00:52

相关推荐

  • 《勾践灭吴》原文翻译

    勾践灭吴 原文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

    2022年12月30日
    194
  • “郑善果,郑州荥泽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郑善果,郑州荥泽人也。祖孝穆,西魏少司空、岐州刺史。父诚,周大将军、开封县公。大象初,讨尉迟迥,力战遇害。善果年九岁,以父死王事,诏令袭其官爵。家人以其婴孺,弗之告也,受册悲恸,擗…

    2023年1月4日
    212
  • 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辛弃疾 鹅湖归病起作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注释】 鹅…

    2023年5月9日
    165
  • “刘鸿训,字默承,长山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刘鸿训,字默承,长山人。父一相,由进士历南京吏科给事中。追论故相张居正事,执政忌之,出为陇右佥事。终陕西副使。 万历四十一年,鸿训登第,由庶吉士授编修。神、光二宗相继崩,颁诏朝鲜。…

    2022年12月30日
    240
  • “西施颜色今何在,但看春风百草头。”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西施颜色今何在,但看春风百草头。”这两句是说,西施那美丽的容颜今在何处?你只要去看看那经过春风吹拂的娇嫩、艳丽的花草枝头,就如同见了西施的美貌。用反喻手法…

    2023年3月13日
    213
  • 中考语文文言文《论语·学而篇》

    中考语文文言文《论语·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

    2022年11月28日
    20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