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英《浣溪沙·秋情》

吴文英

波面铜花冷不收,玉人垂钓理纤钩,月明池阁夜来秋。

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西风梧井叶先愁。

 

【注释】

波面铜花:指水面清澈如镜。古代有些铜镜刻有花纹,故称铜花。纤钩:月影。

【鉴赏】

初读此词,多数读者对其大意难解。夏承焘也云:“夫梦窗词用事下语,诚有深入而未能显出者。”其实,这是一首怀人感时之作。

“波面”一句,指水面清澈如镜,古代有些铜镜刻有花纹,故称铜花。水波清澈的西湖像一面铜镜,好像谁将它丢在冷夜里不来收。一个“冷”字,让场面变得异常凄冷,为后面数句抒胸中愁意埋下伏笔。“玉人”一句,陈洵云:“‘玉人’是下句的倒影,非谓真有一玉人垂钓也。纤钩是月,玉人言风景之佳耳”(《海绡说词》)。“玉人”还是存在的,否则下阕的“晓别”从何而来?甚至可以认为“波面铜花”就是对“玉人”的一个修饰,一个比喻。“玉人”将一弯纤细的月钩垂钓在湖中,月色澄明映池阁,在池阁中还可感受到夜来的秋风凄冷。

下阕首句“江燕话归成晓别”,即由词人带入追忆场景。江中双燕在当年经常呢喃话归,到次日又劳燕分飞,各奔东西。这一幕也是当年的“我”与“玉人”一再经历的,如今面对“池阁”,往昔已不能追回,真是时不待我啊!所怀之人又知否“我”在追忆她呢?情随事迁,就似水中的花草一样,随着春意的终结,也褪去了艳丽的颜色。如今留下的只有惆怅和无奈。只感觉瑟瑟的西风吹过天井边的梧桐,那最先飘零的梧桐叶一定也是最先感到秋天的悲凉的。

全词由眼前写到过去,由现实景物写到意识幻境,交错自然,过渡通畅。看似隐晦之词也不难从整体上加以理解。另外,“波面铜花”、“玉人垂钓”为上阕之灵魂,同时也是下阕中“江燕话归成晓别”的最佳伏笔,为其下阕作了最好的铺垫。仔细读下来,其实此词并不难理解,并不晦,更不涩。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2310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5月7日 00:59
下一篇 2023年5月7日 00:59

相关推荐

  • 《拔苗助长》文言文翻译

    《拔苗助长》文言文翻译   今天,小编为您介绍的是《拔苗助长》文言文翻译,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尊重自然规律。   …

    2023年1月7日
    236
  • 刘辰翁《柳梢青·春感》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注释: ①刘辰翁生…

    2023年4月5日
    197
  • 陆游《烟艇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烟艇记 [南宋]陆游 陆子寓居,得屋二楹①,甚隘而深,若小舟然,名之曰烟艇。客曰:“异哉!屋之非舟,犹舟之非屋也。以为似欤?舟固有高明奥丽②逾于宫室者矣。遂谓之屋,可不…

    2022年12月28日
    388
  •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孔子见齐景公》阅读答案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

    2023年1月1日
    241
  • 《师说》高考语文常考文言文

    《师说》高考语文常考文言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2022年11月28日
    229
  • 感受大學文言文范文

    感受大學文言文范文   感受大學   餘入大學,一載有餘。昔初初至攀枝花,曾意棄學,亦無心攜行諸君,幽怨之至。擇所愛之文學,而失其本心,渾渾噩噩,不知所向。間或明目清心,俄而便失其…

    2022年12月3日
    20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