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时,赵高有罪,蒙毅案之,当死”阅读答案

秦始皇帝时,赵高有罪,蒙毅案之,当死,始皇赦而用之。长子扶苏好直谏,上怒,使北监蒙恬兵于上郡。始皇东游会稽,并海走琅琊,少子胡亥、李斯、蒙毅、赵高从。道病,使蒙毅还祷山川,未反而上崩。李斯、赵高矫诏立胡亥,杀扶苏、蒙恬、蒙毅,卒以亡秦。
始皇制天下轻重之势,使内外相形以禁奸备乱者,可谓密矣。蒙恬将三十万人,威振北方,扶苏监其军,而蒙毅侍帐幄为谋臣,虽有大奸贼,敢睥睨其间哉?不幸道病,祷祠山川尚有人也,而遣蒙毅,故高、斯得成其谋。始皇之遣毅,毅见始皇病,太子未立而去左右,皆不可以言智。然天之亡人国,其祸败必出于智所不及。
圣人为天下,不恃智以防乱,恃吾无致乱之道耳。始皇致乱之道,在用赵高。夫阉尹之祸,如毒药猛兽,未有不裂肝碎胆者也。自书契以来,惟东汉吕强、后唐张承业二人号称善良,岂可望一二于千万,以致必亡之祸哉?然世主皆甘心而不悔,彼自以为聪明人杰也,奴仆熏腐之余何能为,及其亡国乱朝,乃与庸主不异。
或曰:“扶苏亲始皇子,秦人戴之久矣,陈胜假其名犹足以乱天下,而蒙恬持重兵在外,使二人不即受诛而复请之,则斯、高无遗类矣。何哉?”
呜呼,秦之失道,有自来矣,岂独始皇之罪?自商鞅变法,以诛死为轻典,以参夷为常法,人臣狼顾胁息,以得死为幸,何暇复请!方其法之行也,求无不获,禁无不止,鞅自以为轶尧、舜而驾汤、武矣。及其出亡而无所舍,然后知为法之弊。夫岂独鞅悔之,秦亦悔之矣。荆轲之变,持兵者熟视始皇环柱而走,莫之救者,以秦法重故也。李斯之立胡亥,不复忌二人者,知威令之素行,而臣子不敢复请也。二人之不敢请,亦知始皇之鸷悍而不可回也,岂料其伪也哉?周公曰:“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孔子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其‘恕’矣乎?”夫以忠恕为心而以平易为政,则上易知而下易达,虽有卖国之奸,无所投其隙,仓卒之变,无自发焉。然其令行禁止,盖有不及商鞅者矣,而圣人终不以彼易此。商鞅立信于徙木,立威于弃灰,刑其亲戚师傅,积威信之极,以及始皇,秦人视其君如雷电鬼神,不可测也。古者公族有罪,三宥然后制刑。今至使人矫杀其太子而不忌,太子亦不敢请,则威信之过故也。夫以法毒天下者,未有不反中其身及其子孙者也。
(节选自苏轼《东坡志林》)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内外相形                  形:对照。
B.以参夷为常法                夷:诛灭。
C.知始皇之鸷悍而不可回也      回:改变。
D.威信之过故也                过:过错。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未反而上崩                  人非生而知之者
B.其祸败必出于智所不及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C.圣人为天下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D.则斯、高无遗类矣            入则无法家拂士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方其法之行也,求无不获,禁无不止,鞅自以为轶尧、舜而驾汤、武矣。
(2)李斯之立胡亥,不复忌二人者,知威令之素行,而臣子不敢复请也。
11.第Ⅰ卷文言文中,苏轼向后世的人主提出了哪些为政的建议?请简要概括(5分)

参考答案
8.D(过分,太甚)
9.A(均为连词,表顺承。B分别为:副词,表揣度,大概;代词,它,代“地动仪”。C分别为:动词,治理;动词,给予。D分别为:连词,表顺承,那么,就;连词,表假设,如果。)
10.(1)当商鞅的变法推行的时候,他要求的没有不能获得的,禁止的没有不停止的,商鞅自认为自己的功绩已超越尧舜并凌驾于汤武之上了。(译出大意,1分。“行”“轶”“驾”译正确一处,1分)
(2)李斯拥立胡亥,不再忌惮扶苏和蒙恬的原因,是知道严厉的法令一向执行,臣子是不敢再向上提出请求的。(译出大意,1分。“立”“忌”“素行”译正确一处,1分)
11.采取不引发动乱的策略,而不是依仗个人的聪明;谨防宦官之祸;摒弃严刑峻罚;以忠恕为心,推行平易亲民的政策;使上下信息相通,不给奸人投机取巧的机会。(一点1分)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706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2月29日 02:45
下一篇 2022年12月29日 02:45

相关推荐

  • 贺铸《茅塘马上》原文、注释和鉴赏

    贺铸《茅塘马上》 壮图忽忽负当年,回羡农儿过我贤。 水落陂塘秋日薄,仰眠牛背看青天。   【注释】 (1)茅塘:地址不详,有可能在今苏州附近的农村,这是作者傍晚骑马经过江…

    2023年5月7日
    237
  • 语文文言文理解:瘗旅文

    语文文言文理解:瘗旅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

    2022年12月3日
    224
  • 《离骚》理解性默写重要句子

    《离骚》(必修二) 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进谏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2、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写出…

    2022年12月31日
    229
  • 文言文总复习应试技巧

    文言文总复习应试技巧   现今的高中毕业生语文学科要经历会考和高考两次考试,两次考试虽然在同一大纲指导下,但测试的要求却颇不相同。会考语文的测试内容以课本为主,高考语文以测试课外内…

    2023年1月10日
    208
  • 王鼎传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王鼎传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鼎字鼎臣,以进士第,累迁太常博士。时天子患吏治多弛,监司不举职,而范仲淹等方执政,择诸路使者令按举不法,…

    2022年12月6日
    228
  • “李谘,字仲询”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李谘,字仲询,唐赵国公峘之后。谘幼有至性,父文捷出其母,谘日夜号泣,食饮不入口,父怜之而还其母,遂以孝闻。举进士,真宗顾左右曰:“是能安其亲者。”擢第三人,…

    2023年1月2日
    32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