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栋《野水孤舟》杜甫《后游》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野水孤舟 
梁栋①
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
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
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
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沉。
注:①梁栋,咸淳四年进士。迁宝应簿,调钱塘仁和尉。宋亡,归杭州闲处守道。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

后游  
杜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注:杜甫于上元二年(761)春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了这首《后游》。其时,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间,而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
1.请从情于景关系的角度,分析梁诗的颔联和杜诗颈联的相同点与不同点。(5分)
2.两首诗的尾联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1)、相同点:两联诗都是情景交融,景中有情(1分)
(2)、不同点:梁诗是以哀景写哀情,诗人身处与外界隔绝的孤洲,整天又没有来客造访,在河岸垂杨的幽淡背景上,只有水波轻轻拍打着一叶小舟。气氛幽冷,环境静寂。可见诗人处境的凄苦和内心的孤寂。(2分)杜诗是以乐景写乐情。清早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大地,原野像浸透了酥油,傍晚滞留大地的余晖,迟迟不退,沙地闪闪发光。表现了诗人对此美景的喜爱之情。(2分)

2.(1)梁诗尾联以海鸥不惊比喻与世无争的隐士,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不再以世事为怀的决心。(3分)
(2)杜诗尾联表明作者看了如此美好的景色,在外作客的愁闷完全减消了,除了这儿还要往那儿去呢?在美好的景色中游览,暂将客愁忘却,表达了作者希望摆脱愁绪(或强作豁达)的情感。(3分)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8455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12日 12:04
下一篇 2023年3月12日 12:04

相关推荐

  • 黔驴技穷文言文翻译

    黔驴技穷文言文翻译   黔驴技穷是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下面大家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相关的文言文翻译吧!   原文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

    2023年1月7日
    306
  • 王粲强记文言文翻译

    王粲强记文言文翻译   王粲[càn,鲜明的样子](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

    2023年1月7日
    512
  • 李觏《残叶》阅读答案及赏析

    残叶(李觏) 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 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 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 上阳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人。 [注] (1)上阳:唐宫名。玄…

    2023年4月10日
    272
  • 语文知识文言文固顶句式

    语文知识文言文固顶句式   在文言文中,有些虚词与虚词配合,或者虚词与实词配合,中间或前后插入一定成分,组成固定搭配的形式,被称为固定句式。固定句式具有一定的整体意义,在阅读翻译时…

    2023年1月11日
    437
  • 《康德涵救李梦阳》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康德涵救李梦阳 原文 康海与太监刘瑾同乡,瑾以其文名,欲亲之,海不与通。瑾拘梦阳狱,必死之。客曰:“念非康德涵,无可脱梦阳者。”梦阳曰:“死吾安…

    2022年12月17日
    283
  • 方良永《厓门吊古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厓门吊古记 〔明〕方良永 弘治甲子春二月丙午,予出按海北,取道新会县。县官属谒既,予进知县罗侨,语之曰:“厓山之事,千古痛愤。办香敬吊,行与子偕。”乃具牲帛…

    2022年12月31日
    2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