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的意思及全词赏析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这两句是说杨柳丝丝,细雨绵绵,柳丝轻拂。烟雨笼罩的远处,一派迷蒙缥缈的景象。这二句如一图精心细琢的工笔画。以“杨柳 ”、“细雨”绘出江南春雨图。“丝丝”既再现了柳枝随风起舞的姿态,又描绘了春雨连绵的景象,营造了浓浓的凄迷愁苦的氛围,表现了主人公的无限愁绪。

出自南宋词人蒋捷《虞美人·梳楼》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参考译文
柳丝丝,雨丝丝,
烟云笼罩着春天。
楼儿太小,
藏不住无穷的愁怨。
多少次我跟浮云一道飞起,
去寻找那归乡的行船。

上天怜悯远离故乡的游子,
送来姹紫嫣红的春花,
好将乡思消遣。
那红艳艳的海棠,
正紧靠着绿色的栏杆。
我刚刚卷起珠帘,
晚风乍起,却又送来凄寒!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他乡凄迷心境的词。蒋捷这首词,字字锤炼,用句精巧,但也平淡,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丝丝杨柳丝丝雨 ,春在溟濛处。”杨柳丝丝,细雨绵绵,柳丝轻拂。烟雨笼罩的远处,一派迷蒙缥缈的景象。这二句如一图精心细琢的工笔画。以“杨柳 ”、“细雨”绘出江南春雨图。“丝丝”逼真地再现了柳枝的柔姿,描画了春雨连绵不断的形象。也喻指丝丝愁绪。词的起句尽管重复出现了“丝丝”这一叠词,因而产生了特定的渲染效果,加强了词的丰富的内涵。读来琅琅上口,增强了词的艺术美感。
下面转入伤怀的心理描写 :“楼儿忒小不藏愁”,南宋末年 ,国事江河日下 。词人对前途感到无穷忧虑。心中的愁苦郁积,遇感而发。乡愁在文人眼里是一个永远抹不去的痛。古人写之多样,蒋捷此句则以“楼儿忒小”藏不下作喻 。“藏”字 ,表现了隐忍、按捺已久。但以其愁太多,楼儿忒小,因而这“愁”摆脱小楼的羁绊。“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了 。“几度 ”一词,渲染了词人思归之情的执着与痴迷。然而幻想只能是使暂时的避难所,只能徒增忧愁。急切盼归却不成之后,词人只好“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天怜”,点明题旨,把客愁乡思表现得更加突出。但“天”怜则怜矣 ,只能“借与花消遣”。“借”指客居他乡,花非我有 ,也只能 “借”之而已 !一“ 怜”一“借”中,婉转含蓄地表达了他乡孑然之苦 ,愁苦难消的复杂心理活动 。“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又晚风寒 。”承“花消遣”而来,海棠临栏,红绿相映。细雨中的海棠,颜色自非一般。词人在这里写的是雨中海棠。词人羁旅已久,韶华已逝,思乡欲归,心境黯然。然而目触之处却是竟相红艳的红海棠,对比之下,更增添心中伤愁。貌似红绿眼的场景 ,实际上却暗含了凄凉之意。何况卷帘之际,迎面而来的又是那令人心寒的晚风呢!
这是一首词景交融的佳作。起笔点染景物,写词人凄迷愁苦的心境,使人思归 。词中匠心独运 ,写“愁”多,用“楼”小作衬托。 写哀愁,用海棠反衬。恰如王夫之所说,这里是用“乐景写哀 ”,起到“一倍增其哀乐”之效果。词中语言清新素淡,雕琢之下,不仍平淡之本色,是其艺术之最大特色。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9470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30日 00:28
下一篇 2023年3月30日 00:28

相关推荐

  • 中考文言文倒装句知识点

    中考文言文倒装句知识点   (1)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

    2023年1月12日
    294
  • 小学诗经采薇课件

    小学诗经采薇课件   小学诗经采薇课件篇一   【学习目标】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2023年4月13日
    237
  • 诗词鉴赏之伤春伤别诗

    伤春伤别诗       伤春伤别诗往往借对春光消逝的记叙描写来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或表达对亲朋、好友、爱人的无…

    2023年4月10日
    228
  • 形容唯美的诗词

    形容唯美的诗词   导语: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形容唯美的诗词,欢迎阅读参考。   形容唯美的诗词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

    2023年4月20日
    230
  • 《大道之行也》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大道之行也》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大道之行也》,按要求答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2023年1月9日
    282
  • 《战国策》“苏秦归至家,妻不下纴”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苏秦)归至家,妻不下纴(rèn)①,嫂不为炊,父母不与其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

    2022年12月30日
    4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