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分析诗句在诗歌中结构中的作用

诗句在诗歌中结构中的作用
诗人将诗歌的章法结构归结为“起”、“承”、“转”、“合”。“起”即起句,“承”是承接,“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合”则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
1、“起”
近体诗的起句为一诗之首句或者首联,地位很重要。往往有统帅全诗内容,奠定感情基调,渲染气氛、营造某种氛围,
词和曲的起句,因为词牌或者曲牌与内容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情况较为复杂。
1)造势:开门见山,直陈胸臆,一起句就道出词的主旨或概括词的内容。单从词句上看似乎平淡无奇,实似引弓待发,往往笔锋一转,便如悬崖飞瀑,一泻而下,称之为“造势”。
2)造境:由写景入手,先造出一个切合主题的环境,然后因景生情,依景叙事,带出词的主体部分来,称之为“造境”。
3)造思:先设一问,或点出题意,或造一悬念,引人深思,使人急于要看下去。然后以答语形式引出词的主体。这是词人常用的一种开头方式,是渭“造思”。有时,先用一个反问句,明退暗进,随即把正意推出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被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答:(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2、“承”
  承句或联与“起”句语意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般而言,承句或联多为写景或事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答案】(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案】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转”
“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如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尽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关注“转”句,能使我们尽快明了作者思路,它也是我们体察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所以诗歌的“转”句最为关键,而诗歌命题也常在“转”句上做文章。
“转”在词称为“过片”。词多数分为上下两片,它们是表现同一主题的两个层次;下片的开头部分,称之为过片,起过渡连接的作用。过片有时表现上下片表达方式的变化;有时表现上下片文意并列,内容上发生变化,或一正一反,或一今一昔,而以过片为桥,下片首紧承上片尾,使上下片贯通一气;有时表现为上下片为一总一分关系;有时上片尾句以问句作结,而下片虽未直接回答,但内容实际上是就问题而发,呼应上文的。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参考答案】(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4、“合”
“合”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照应开头、照应题目的作用。从内容上说,“合”句是我们了解诗人感情、解读古诗主旨的最重要所在。
词的结尾,往往是点睛之笔。既要收住全文,又能发人深思,留有余味。南宋词人姜夔总结了几种结尾的方法:“词意俱尽”,点明主题;“词尽意不尽”,耐人寻味。
5、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069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9日
下一篇 2023年4月9日

相关推荐

  • 高考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诗歌鉴赏之形象 ——事物形象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积累事物形象的基础知识。 2.了解鉴赏景物形象的常见题型并掌握其答题方法。 二、考纲解读、知识链接 …

    2023年4月10日
    98
  • 文言文名篇《韩琦大度》全文原文和注释

    文言文名篇《韩琦大度》全文原文和注释   【原文】   韩魏公①在大名日,有人献玉盏二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公以百金答③之,尤为宝玩。乃开醇④召漕使⑤显官…

    2022年12月3日
    144
  • “芳草绿遮仙尉宅,落霞红衬贾人船。”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芳草绿遮仙尉宅,落霞红衬贾人船。”这两句是说,初秋黄昏时分,仙尉宅掩映在一片翠绿的芳草之中,红彤彤的晚霞,映照在商人的货船之上。诗句清新明快,自然成趣。 …

    2023年4月3日
    87
  • 高亢激昂的古诗句

    高亢激昂的诗句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屈原《涉江》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上李邕》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2023年3月21日
    130
  • 张耒《田家》原文、注释和鉴赏

    张耒《田家》 门外青流系野船,白杨红槿短篱边。 旱蝗千里秋田净,野秫萧萧八月天。   【注释】 (1)作者在徽宗朝已进入老年,一再遭贬,在黄州、房州等地做小官,亲眼目睹了…

    2023年5月7日
    116
  • 姚鼐《答翁学士书》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答翁学士书 (清)姚鼐 鼐再拜,谨上覃溪先生几下。昨相见承教,勉以为文之法,早起又得手书,劝掖益至,非相爱深,欲增进所不逮,曷为若此?鼐诚感荷不敢忘。虽然,鼐闻今天下之善射者,其法…

    2023年1月4日
    11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