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表达技巧鉴赏

一、艺术手法  (表达技巧、表现手法)

(一)表达方式:
    诗词中运用叙述、议论、描写、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1、描写方式

主要有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远、近、高、低按顺序,绘声绘色、声色并茂。通过听觉、视觉、嗅觉等多种渠道多角度描摹。

①、动静结合

在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班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第二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再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②点面结合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再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③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对其它事物的描写,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而且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作者对雪景的描写可谓一绝,用的就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正是寒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却下得紧了”,这是从正面入手,直接突出雪大风猛;“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那间草亭已被雪压倒了”,“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是从侧面入手,通过写草屋的摇振、倒塌,火种的浸灭来间接突出风雪之猛烈。两种描写手法的结合,使风雪的特点更为突出了。
      ④、远近高低相结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在描写紧十八盘时,运用的便是这种手法:远眺“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仰望“紧十八盘仿佛一架长梯,搭在南天门口”;近看“新砌的石级窄窄的,搁不下整脚”;俯视“低头望着新整然而长极了的盘道——”总之,景物描写,只有不拘一格,不一而足,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观察,详尽描摹,才能塑造出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

⑤绘声绘色、声色并茂。

田园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僮未归,莺啼山客犹眠。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⑥、通过听觉、视觉、嗅觉等多种渠道多角度描摹。

⒉、抒情方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间接抒情,又叫委婉含蓄,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叙事抒情、托物言志。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秋绪。

就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句开门见山,诗人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苍凉意境,引发了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再如: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②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再如: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析】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秋景——哀景:急风震撼高天发出怒号的声音,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之影映入寒渚,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为下文四句渲染了浓浓的愁意,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下文四句叙事抒情——哀情: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对沦落他乡不胜的感伤。
      再如:                              

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的心情,情景交融,使读者体会到这些在边疆卫戍的人的情怀。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谢亭送别》(唐)谢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析】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③托物言志是诗歌散文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即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品格志向。

宋代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荷花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保持高尚节操的人生追求。

清代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借梅议政,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

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区别: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

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

㈡修辞手法:
      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2.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晚春(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问题〗请就本诗的拟人手法写一段赏析文字。  

〖答案〗诗人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无限的晚春图。“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斗”,彼此还有“才思”高下之分;百花吐艳争芳,似乎要将春留住;连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问题〗“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人具体内容,1分)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2分)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

3.隐语(谐音)、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析】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

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竹枝词(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在对她唱歌言情,但情传的含蓄,“倒是无晴胜有情”。

忆昔      (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秋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4、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②“终岁不闻丝竹声”、 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

③ “阳关”“折柳”寄托离别,“鹧鸪”“杜鹃”寓有悲愤……。

⒌夸张:

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合理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理,却符合情理。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6.对比:

吴宫怀古·陆龟蒙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吴王事事堪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答问题:问:诗中第一、二句是如何概括出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的?

答:第一句“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在句中自对;第二句以“鬓毛衰”具体写出了“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这样就写出了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也为下两句作了铺垫。
    7、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练习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间题。(5分)
                                                        凉州词注(其一)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答: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
   (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8.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9.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10.反问: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迭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11.用典: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可以点化前人语句、引用神话故事和运用历史故事。

12.互文: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

A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的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

又如“求全责备”这一成语,其中“求”与“责”处于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两词同义。这类互文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B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既“迢迢”不仅指牵牛星,亦指河汉女,“皎皎”不仅指河汉女,亦指牵牛星。两词互文见义。

㈢、结构形式:
    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先叙后议、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1、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2、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又如其另一首《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

再如:                        塞下曲(其一)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㈣、其他写作技巧:

烘托、联想、想象、比兴、象征、欲扬先抑、虚与实、以小见大、语序倒置等。

⒈、烘托:

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闹衬静。

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⒉、联想和想象:

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
      3、比兴

《诗经》最重要的艺术手法就是“赋、比、兴”。赋就是直接的叙事、直接的刻画描写,或者是直抒胸臆、直言其志。比就是比喻。兴,就是起兴或者发端。兴与诗歌的情思的关系分为相关和不相关。当兴与诗歌的情思相关时,一般会以比喻、象征等手段达到烘托氛围、渲染气氛的作用。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

《氓》中有这样的诗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从表面来看,这是写自然景物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桑树的叶子由碧绿润泽变得枯黄而凋零。

4、欲抑故扬(先扬后抑)

贾生(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前两句以欲抑故扬的手法,叙述文帝求贤,召见才能卓异的贾谊,使人以为下面必有关于国计民生大事的咨询,三四句却转而揭出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的事实。讽刺的意味极深而出之以唱叹,尤觉情韵悠远。

5、叠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297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10日
下一篇 2023年4月10日

相关推荐

  • 《文言文》教学方案设计之B案

    《文言文》教学方案设计之B案   B案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

    2023年1月10日
    155
  • 初中语文文言文《祖逖》复习

    初中语文文言文《祖逖》复习   【导读】   祖逖少有大志,中夜闻鸡鸣,起床舞剑,后来闻鸡起舞就成了有志者及时奋发的典故。东晋王朝偏安于建康(今南京市),祖逖力主北伐,收复失地。他…

    2023年1月11日
    182
  • 孝乞文言文翻译和出处

    孝乞文言文翻译和出处   《虞初新志》,短篇小说集,清初张潮编辑,收集明末清初人的文章,汇为一编,共20卷。孝乞出自《虞初新志》,孝乞文言文翻译和出处,一起来看看。   原文   …

    2023年1月5日
    186
  • “张廷玉,字衡臣,安徽桐城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廷玉,字衡臣,安徽桐城人。康熙三十九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检讨,直南书房,以忧归。服除,迁洗马,历庶子、侍讲学士、内阁学士。五十九年,授刑部侍郎。 雍正元年,复命直南书房。偕左…

    2022年12月27日
    216
  • 《一轴鼠画》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一轴鼠画 东安一士人喜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

    2022年12月17日
    344
  • “杜袭字子绪,颍川定陵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杜袭字子绪,颍川定陵人也。曾祖父安,祖父根,著名前世。袭避乱荆州,刘表待以宾礼。同郡繁钦数见奇于表,袭喻之曰:“吾所以与子俱来者,徒欲龙蟠幽薮,待时凤翔。岂谓刘牧当为拨…

    2022年12月17日
    1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