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英《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吴文英

试灯夜初晴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暗尘不起,酥润凌波地。

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情如水,小楼熏被,春梦笙歌里。

 

【注释】

试灯:元宵节张灯结彩,正月十四为试灯日。辇路:帝王驾车径行之路。此泛指京城大道。

【鉴赏】

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面对已经经历过的人或事,而且不知昔日是否重现,这是别有滋味的。此词强调上、下阕的过变,从而带给我们一首试灯夜初晴而怀人的作品。周济认为过变“或藕断丝连,或异军突起”。“藕断”即是句断;“丝连”即是情连;“异军突起”即是就造语奇巧,新人耳目而言。

谭献云:“起稍平”(《谭评词辨》)。“卷尽愁云”为首句,它与“暗尘不起”一样,仿佛承受着某种无形的压力,同时似乎也潜藏一层与之相反的涵义,这种“平”的背后显然也就多了一层“不平”之意。“卷尽愁云”之下其实还有愁云多多;“暗尘不起”之下是跃跃欲起的灰尘,而一切又显得那样平静,美人可自在地游春,“凌波地”可尽情地享受着“酥润”。

下阕“辇路”的出现并不现唐突,因为在上阕末已有“凌波地”露出,这也正是体现出了“藕断丝连”,只是这种“丝连”带来的是更多的“仿佛灯前事”。柔情似水,一发不可收拾,独回“小楼熏被”,春梦中“笙歌”依然动听。

词人在上阕中极力压抑自己的感情,并借“素娥临夜新梳洗”来振奋自己的精神,甚至还有“酥润凌波地”的美景。在“辇路重来”处,终于忍不住自己的情感了,面对“灯前事”,心头有说不尽的酸楚,那股压抑着的情感终于有了宣泄之处。谭献云:“‘情如水’三句,足当咳唾珠玉四字”(《谭评词辨》)。上阕中的“愁”和“尘”在此处才被充分卷起和飞扬起来,而飞扬的“尘”又可知那是词人此时的心境。这种心境是凄凉而又痛楚的,结句“春梦笙歌里”与上阕“临夜新梳洗”相对照,或许词人想在捕捉回忆的美感上去弥

补现实中遇到的缺憾。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2310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5月7日 00:59
下一篇 2023年5月7日 00:59

相关推荐

  • 赞美屈原的诗词名句

    赞美屈原的诗词名句   屈原是中国的骄傲,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国最著名的爱国诗人,接下来小编搜集了赞美屈原的诗词名句,欢迎查看。   赞美屈原的诗词名…

    2023年4月20日
    237
  • 史记谈文言文翻译

    史记谈文言文翻译   “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提供了史记谈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学好语文有所帮助。   《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首先是一…

    2023年1月7日
    231
  • 【越调】天净沙(星依云渚溅溅)

             孟 昉       &…

    2023年5月7日
    190
  • “崔弘度,字摩诃衍,博陵安平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崔弘度,字摩诃衍,博陵安平人也。年十七,周大冢宰宇文护引为亲信。寻授都督,累转大都督。时护子中山公训为蒲州刺史,令弘度从焉。尝与训登楼,至上层,去地四五丈,俯临之,训曰:&ldqu…

    2023年1月1日
    257
  • 《触龙说赵太后》原文和翻译

    触龙说赵太后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中的名篇。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并已占领赵国三座城市。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援。齐国一定要赵威后的小儿子长…

    2022年12月30日
    252
  •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寇恂字子翼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寇恂字子翼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胜。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鱿等盛兵据洛阳。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

    2023年1月12日
    2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